藕肠纤,花骨软,一枕泪光红泫。
愁信息,绣工夫,梦残啼鹧鸪。
当时错,如今莫,情比秋萝更薄。
霜里角,月中更,行人听不听。
藕肠纤,花骨软,一枕泪光红泫。
愁信息,绣工夫,梦残啼鹧鸪。
当时错,如今莫,情比秋萝更薄。
霜里角,月中更,行人听不听。
这首《更漏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凄美的意境,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藕肠、花骨、泪光、绣工夫、梦残、啼鹧鸪、秋萝、霜里角、月中更等,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哀婉动人的氛围。
“藕肠纤,花骨软”,以藕的纤细和花的娇嫩,象征着女子柔弱的身体和脆弱的心灵。“一枕泪光红泫”,通过枕头上的泪痕,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悲伤。“愁信息,绣工夫,梦残啼鹧鸪”,愁绪如同信息般弥漫,绣花的技艺也难以排遣忧愁,梦境破碎,啼鸣的鹧鸪更是加重了孤独与哀愁。“当时错,如今莫”,表达了对过去错误决定的后悔以及对未来无望的无奈。“情比秋萝更薄”,将情感比作秋天的藤蔓,既稀疏又脆弱,暗示了感情的淡薄与易逝。“霜里角,月中更”,霜冷月明,行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听不到悲歌,或许意味着即使有人能听到这份哀愁,也无法给予慰藉。
整体而言,《更漏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清末文人特有的感伤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