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头燥发未茁,今我头枯发先折。
童心尚在颜貌改,满鬓苍华点霜雪。
朝来抱镜看未真,镜里相逢类两人。
东都贫孟叹孤剑,西邸老康悲故茵。
乌髭每怕不得素,素栉何庸问衰暮。
枫林叶底变风烟,药草茎边虚雨露。
自非神仙刘阮俦,世间容有几春秋。
情知鹳鹤长朱顶,得见鸳鸯会白头。
昔予头燥发未茁,今我头枯发先折。
童心尚在颜貌改,满鬓苍华点霜雪。
朝来抱镜看未真,镜里相逢类两人。
东都贫孟叹孤剑,西邸老康悲故茵。
乌髭每怕不得素,素栉何庸问衰暮。
枫林叶底变风烟,药草茎边虚雨露。
自非神仙刘阮俦,世间容有几春秋。
情知鹳鹤长朱顶,得见鸳鸯会白头。
这首诗《白发辞寄答陈时父》由元代诗人吴莱所作,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外貌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首句“昔予头燥发未茁”,诗人回忆往昔,那时头发尚未发育完全,形象地描绘了年少时期的自己。接着,“今我头枯发先折”则转向现实,描述如今头发已变得稀疏,甚至开始脱落,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无情。
“童心尚在颜貌改,满鬓苍华点霜雪”两句,诗人感叹虽然内心依然保持童年的纯真,但外貌却已大为改变,满头白发如同霜雪覆盖,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痕迹。
“朝来抱镜看未真,镜里相逢类两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早晨照镜子时,镜中映出的自己仿佛是另一个陌生的人,突出了岁月带来的深刻变化。
“东都贫孟叹孤剑,西邸老康悲故茵”引用历史典故,以孟尝君和康子的遭遇比喻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在物质贫困或生活变迁中的无奈与哀伤。
“乌髭每怕不得素,素栉何庸问衰暮”则表达了对衰老的恐惧和对未来的忧虑,即使使用最好的梳子也无法阻挡岁月的流逝。
“枫林叶底变风烟,药草茎边虚雨露”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枫叶随季节变化,药草在雨露滋润下生长,但这一切都显得空洞无意义,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自非神仙刘阮俦,世间容有几春秋”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只有像神仙刘阮那样的人才能长生不老,否则人间的岁月短暂而宝贵。
最后,“情知鹳鹤长朱顶,得见鸳鸯会白头”以鹳鹤和鸳鸯的形象,象征着爱情与长寿的美好愿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永恒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外貌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长寿与爱情的思考,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梳风杨柳笑,沐雨杏花羞。
看看三十馀,不敢下妆楼。
待媒媒不来,对娘娘共哭。
何时王右军,来坦东床腹。
君不见西施绝色天下白,能使麋鹿走吴宫。
玉环一笑百媚生,能使渔阳鞞鼓惊玄宗。
无盐无盐形貌恶,当时一段议论千古生清风。
美妇未必美,所美貌徒美。
丑妇未必丑,所丑行不丑。
丑妻恶妾寿乃翁,何须能劝羊羔酒。
身世如浮云,百年一飘忽。
古人事业在,已腐蒿里骨。
惜哉薰风亭,劲翰俨突兀。
想当挥洒际,浩气涨溟渤。
迄兹变故后,同好亦泯没。
散帙落危睇,作亭焕新揭。
超然盛德后,清芬念贻厥。
亦闻爽垲地,山水皆秀发。
旷荡敞遐眺,葱茜罗翠樾。
胜游集簪履,有酒备百罚。
异时太真园,绛树山硉矹。
吾其解烦鞅,长风卧烟筏。
问津鸥鸟外,亭上散白发。
飘飘揖薰风,解带脚不袜。
咀嚼清冰圆,内洗肝肺渴。
呜呼苍梧远,瑶琴久衰歇。
于焉慰永怀,森森来披拂。
耿耿入疏襟,更欲迟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