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两句,表现了诗人晚年依然居住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对故乡的思念之深。在梦中与诗歌为伴,是对自己过往文学生活的一种怀念。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的向往,即便是到了非常边远之地,也依然期待着能够回归平静简单的生活。这里的“鬼门”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天门地户,意象极其遥远而且艰难。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两句中,“三策”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重要决策,而“思贾让”则可能暗示着对古人贾谊的思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信义的不懈追求,即便是在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挫折的情况下,也未曾放弃过这些高尚的情操。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述,如购买粮食、编织工具等,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清贫与自给自足,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屈指"即用手指计算时间,是一种古老的计时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晚年依然关注国家大事、怀念过往生活并坚守个人的道德信仰。这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深切情感,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也是苏轼个性化表达的一种体现。
楚云分断雨。问那回、因甚琴心先许。匆匆话离绪。
正花房蜂闹,著春无处。残歌剩舞。
尚隐约、当时院宇。
黯消凝、铜雀深深,忍把小乔轻误。休赋。
玉尊别后,老叶沈沟,暗珠还浦。欢游再数。
能几日、采芳去。
最无端做了,霎时娇梦,不道风流恁苦。
把馀情、付与秋蛩,夜长自语。
西秦倦旅。是几年不听,西湖风雨。
我托长镵垂短发,心事时看天语。
吟箧空随,征衣休换,薜荔犹堪补。
山能招隐,一瓢闲挂烟树。
方叹旧国人稀,花间忽见,倾盖浑如故。
客里不须谈世事,野老安知今古。
海上盟鸥,门深款竹,风月平分取。
陶然一醉,此时愁在何处。
二分春是雨,采香径、绿阴铺。
正私语晴蛙,于飞晚燕,闲掩纹疏。
流光惯欺病酒,问杨花、过了有花无。
啼鴂初闻院宇,钓船犹系菰蒲。林逋。树老山孤。
浑忘却、隐西湖。叹扇底歌残,蕉间梦醒,难寄中吴。
秋痕尚悬鬓影,见莼丝、依旧也思鲈。
黏壁蜗涎几许,清风只在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