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翁詈贼气如虹,千载衣冠起懦庸。
双庙已应同卞壸,佳儿今喜见甄逢。
传邮赠我凌云句,断简知君学古胸。
忠孝可全须力勉,策勋宁复羡侯封。
乃翁詈贼气如虹,千载衣冠起懦庸。
双庙已应同卞壸,佳儿今喜见甄逢。
传邮赠我凌云句,断简知君学古胸。
忠孝可全须力勉,策勋宁复羡侯封。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栻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杨之父绍兴间倅建康不屈节操、壮烈牺牲的深切悼念和赞美。全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在抒发胸臆、传达情感上的独特魅力。
“乃翁詈贼气如虹”一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出建康不畏强权、抗争到底的情形,彰显了他坚定的正义与勇敢。"千载衣冠起懦庸"则是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评价,意味着他的高尚品德和英勇气节将流传千古。
“双庙已应同卞壸”和“佳儿今喜见甄逢”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建康遗族的关怀与祝福之情。通过对其后代的美好祝愿,诗人传达了对逝者的不舍昼夜之情。
"传邮赠我凌云句"和“断简知君学古胸”两句,表现了诗人与建康之间的情谊,以及对于建康学问深厚的赞赏。这里的“凌云句”指的是建康的高远志向与文学才能,而“学古胸”则是对其深厚文化底蕴和坚守传统的肯定。
最后,“忠孝可全须力勉,策勋宁复羡侯封”两句,是诗人对于建康忠诚孝悌品格的高度评价,并且表达了即便是在困难险恶的情况下,也要不断努力、坚守节操,不必羡慕那些权势富贵之人的观点。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故人的一种缅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追求。它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忠义两全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困境时坚守节操、不屈服于外力的崇高品质。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几年简在吾君。
便须把诗书开太平。
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
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
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轩冕傥来,功名杯水,行藏倚楼。
把方略评梅,工夫课柳,精神伴鹤,谈笑盟鸥。
草檄寻樵,移文问钓,任江上东南风未休。
君知否,问如今绿野,胜似青油。
从伊万户封留。
算得似团栾歌笑不。
怕魏阙兴思,高车驷马,江湖难著,缓带轻裘。
雪意何如,新醪熟未,乐事良辰聊献酬。
从今去,更八千椿算,才一春秋。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
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
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
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
朝来鼓角声雄。
庆元帅新除初度逢。
任西风局面,人皆氵项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
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
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
漫浪江头,三听秋砧,一登故台。
望烟芜莽苍,令人目断,风樯掀舞,何日眉开。
把酒新亭,围棋别墅,老气当时何壮哉。
江东事,百年无恙,全是时才。
纷然竞付轻埃。
还水绕赏心东向淮。
叹阿奴侪悲,因人碌碌,乃翁材略,馀地恢恢。
凤阙天高,鹭洲潮落,约取白鸥归去来。
阑干外,英雄陈迹,一醁琼杯。
雨抹晴妆,修眉镜清,寸碧翠浓。
对蒹葭尽处,丛丛烟树,池塘侧畔,面面芙蓉。
千百栖鸟,两三过雁,时有婆娑一笛风。
斜阳里,更青帘半卷,在小桥东。
佳人何日重逢。
问还肯扁舟载酒从。
笑平生劲概,寸心如铁,中年老态,两鬓成蓬。
荷锸栽蔬,腰镰刈稻,且寄西郊图画中。
空回首,望五湖鸥鹭,心事容容。
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
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
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
十年泉石优游。
久高卧元龙百尽楼。
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
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可复忧。
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