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松》
《小松》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

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0)
注释
发地:新芽破土而出。
才过膝:形容植物生长初期,高度很低。
蟠根:树根盘曲深入地下。
有灵:充满生机或神秘力量。
严霜:浓重的霜冻。
百草白:所有草木被霜覆盖而变白。
深院:幽深的庭院。
一林青:一片绿色的树林,特指在霜冻中依然保持青翠的树木。
后夜:深夜。
萧骚动:风声使树叶发出的响动,形容夜晚的寂静中有动态。
空阶:无人行走的石阶。
蟋蟀听:聆听蟋蟀的叫声。
谁于千岁外:意指超越了时间的长河。
吟绕:吟诗或歌唱围绕着。
老龙形:比喻古老而有气势之物,这里可能指古树或山川等自然景观。
翻译
新芽刚破土,高度仅及膝,树根盘曲下,灵气已悄然。
寒霜覆盖百草皆白,静谧深院中绿林独青。
深夜里风吹叶响动,空旷石阶旁聆听蟋蟀声。
千年时光外谁在徘徊,轻轻吟唱绕着老龙的身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院古松的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沧桑和生命力的感悟。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 这两句点明了小松的生长状态,它的枝叶刚刚超过膝部,而它的蟠根(即盘曲的树根)已经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小松在严寒的霜雪中依然郁郁葱葱,而其他百草却被严霜覆盖变得洁白。这强调了小松的独特和生命力的顽强。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小松在风中摇曳发出声响,而庭院中的蟋蟀则聆听着这自然界的声音。

最后两句 "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则是诗人对于小松超越时间限制的生命力的赞美和想象,小松如同古老的龙一般,在千年的流转中依旧生机勃勃,令人叹为观止。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以及对生命力和岁月沧桑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生命以及自然美的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寄玉融郑三秀才

空斋病起怯秋声,无那啼鸪向夕鸣。

凉雨一天孤烛夜,断鸿千里故人情。

寒花浥露江蓠白,独树含霜瘴海清。

遥羡胜游多上日,瑞岩僧舍喜逢迎。

(0)

赠邑造士陈汝登之军中

汉家烽火在边庭,才子西行独请缨。

自是寸心怀补报,也将孤剑学从征。

天门久欲陈三策,沙漠今看论五兵。

莫对泮林愁此别,他年还著锦衣荣。

(0)

书王明府家庆

几年戎马怅分飞,此日君恩赐独归。

张掖寒云行处满,鲁城霜雁别来稀。

西江买棹寻花县,南国趋庭换绿衣。

官满他年应昼绣,吴门乡树碧依依。

(0)

送粮长林思器赴召京师·其二

酒尽沙头白玉瓶,海云关树远行经。

孤舟落叶丹阳渡,残笛秋风白下亭。

三楚人烟天外小,六朝山色雁边青。

怜君此去应观国,行听韶音到广庭。

(0)

与连川吴彦器夜酌

延陵才子旧知名,今日应怜好弟兄。

客里襟期疑是梦,天涯萍水况多情。

清秋一叶琴中落,黄菊孤尊月下倾。

倾盖相逢还又别,不堪江上断鸿声。

(0)

和林孔逸见寄之作

淮阴漂泊叹王孙,生事萧条一剑存。

春草閒堂思旧业,暮云孤馆寄荒村。

月明野寺同栖鹤,落叶寒山听断猿。

倾盖相逢谁似者,且陪歌舞倒芳樽。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