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潘通甫芍药十韵》
《和潘通甫芍药十韵》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众卉已萧索,朱栏始盛开。

尚先秋后菊,肯羡腊前梅。

秀出丝头软,红深脍缕堆。

疏明怜点襭,巧丽爱重台。

倍得花神力,偏当吏部才。

雨枝成堕髻,风叶自扶腮。

彩笔真难写,金刀未易裁。

狂香晴转暴,醒态晓方回。

议品须推贵,论功鄙接栽。

仙宫疑彷佛,安得不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芍药花的独特魅力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赞美了芍药花的风采。

首先,诗人将芍药与其他花卉对比,强调其在秋季开放的独特性,与腊梅相抗衡,展现出芍药花的坚韧与独立。接着,诗人通过“秀出丝头软”、“红深脍缕堆”等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芍药花的娇嫩与鲜艳,仿佛是丝线轻轻缠绕,红色如切碎的肉堆,充满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疏明怜点襭,巧丽爱重台”,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芍药花的精致与优雅,花瓣轻盈,色彩鲜明,仿佛点缀着细小的装饰,结构巧妙而华丽。诗人对芍药花的赞美不仅停留在外表,更深入到了其内在的气质与精神。

“倍得花神力,偏当吏部才”,这里将芍药花与花神、官员相联系,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与非凡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芍药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如同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

接下来的几句,“雨枝成堕髻,风叶自扶腮”,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如雨滴、风叶,来描绘芍药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既展现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也体现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彩笔真难写,金刀未易裁”,表达了诗人对芍药花难以言表的美,即便是最精妙的画笔与雕刻工具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精髓,突出了芍药花的不可复制之美。

“狂香晴转暴,醒态晓方回”,描绘了芍药花在不同时间、不同情绪下的变化,既有狂放的香气,也有清醒的姿态,展现了其多面的魅力。

最后,“议品须推贵,论功鄙接栽”,诗人认为芍药花在品质上应被推崇,其价值远超过简单的种植,强调了芍药花的珍贵与独特。

“仙宫疑彷佛,安得不徘徊”,诗人将芍药花与仙境相联系,表达了对芍药花的向往与痴迷,难以离开其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致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之情。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吊史

禽殚繁弱弃,兔尽韩卢烹。

英雄起乘时,时徂力难争。

精魂闭尺穴,壮骨飏飞尘。

凄凉千载下,闻风凛如生。

嬴秦失其鹿,图王各峥嵘。

斯人顾眄间,汉楚分重轻。

臣虽替末路,君亦寒初盟。

岂不念畴昔,百战同艰辛。

谁云汉网疏,豪俊屡拂萦。

高蹈欣系解,括囊闻饮醇。

(0)

翁仁山受恩归以诗相访因次其韵

寒阶响叶终日静,剥啄欣闻人叩关。

一听清言风洒座,几回幽梦月沈山。

遗珠未许留沧海,老骥终闻在六闲。

献策明光岂无用,人心久矣厌多艰。

(0)

过致思新斋

酷爱鹅溪水,潺潺傍马流。

落梅寒崦静,啼鸟暮村幽。

我病今朝已,君家有酒不。

新斋最奇绝,犹得少淹留。

(0)

次韵温其元日诗

晓来飞雨挟风颠,洗出韶容换故年。

花动一红明屋角,山寒乱碧到樽前。

病如夜鹤孤还警,老似春蚕饱即眠。

赖有故人开寂寞,锦囊诗句许时传。

(0)

九日登北山

戏马英雄安在哉,閒因九日上崔嵬。

步穷岩壑身忘倦,望尽乾坤意始开。

已向晚风伴落帽,可无新菊共浮杯。

佳时及早须行乐,老境侵人咄咄来。

(0)

况此憔悴州,居人仰煮卤。

煮卤数十年,馀者皆贫寠。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