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至乡亭》
《晚至乡亭》全文
唐 / 郑德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长亭日已暮,驻马暂盘桓。

山川杳不极,徒侣默相看。

云夕荆台暗,风秋郢路寒。

客心一如此,谁复采芳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zhìxiāngtíng
táng / zhèngxuán

chángtíngzhùzànpánhuán
shānchuānyǎoxiāngkàn

yúnjīngtáiànfēngqiūyǐnghán
xīnshuícǎifānglán

注释
长亭:古代路边供人休息的亭子。
暮:傍晚,黄昏。
驻马:停下马匹。
盘桓:徘徊,逗留。
杳不极:遥远无尽。
徒侣:同行的伙伴。
默相看:默默地互相看着。
云夕:傍晚时分的云层。
荆台:古代楚国的名胜之地。
郢路:指通往郢都的道路。
寒:寒冷。
客心:旅人的内心感受。
采芳兰:比喻寻找贤才或美好的事物。
翻译
长亭夕阳西下,我勒马停留徘徊。
山川遥远无边,旅伴默默相对无言。
傍晚云雾笼罩着荆台,秋风吹过郢路带来阵阵凉意。
我的心境如此,还有谁能去采摘芬芳的兰花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人在傍晚时分停留于乡间亭院的景象。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美与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

"长亭日已暮,驻马暂盘桓",诗人以此开篇,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的停歇。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景象,也传递出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的"山川杳不极,徒侣默相看"则通过广阔无垠的山川来喻示自己的孤单与心灵深处的共鸣。"徒侣"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周遭景物的观察,也反映出他内心的沉思。

"云夕荆台暗,风秋郢路寒"两句,通过云的聚散与风的冷清,增添了一种萧瑟的季节感。"荆台"和"郢路"则是具体的地名,但在这里被用来营造一种遥远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情景。

最后,"客心一如此,谁复采芳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对美好事物无力回天的无奈。这里的"芳兰"既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景色,也可喻指那些难以触及的情感或是生活中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郑德玄
朝代:唐

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隋陟州刺史郑海之子。唐初任蓝田令。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上》。又《宝刻类编》卷四、《宝刻丛编》卷八记郑德玄宪宗元和二年(807)所撰碑志,显为另一人。《全唐诗》存诗1首,不知属谁。
猜你喜欢

天宫寺

昨日头岑卧,何曾越门限。

徐侯遣行李,邀我伊蒲馔。

天宫布金地,长者何代建。

柴门实咫尺,佛事亦俨焕。

道人呈家风,秋蔬更香饭。

玉麈对胡床,凉飙飒河汉。

晚来上方上,千里人纵观。

平生蓬蒿底,所适鱼鸟愿。

佳人赠我诗,烂若锦绣段。

圣哲期暮年,抚事一长叹。

(0)

偈五十三首·其十四

粥足饭足,饱柴饱水。庐陵米价高,山前麦熟未。

尽乾坤刹海,都卢是个自己。

撒放眉毛眼睫间,直得放光动地。

不是如来禅,亦非第一义,更说什么衲僧巴鼻。

争如撒手悬崖,去却药忌,且唱个啰啰哩。

(0)

偈五十三首·其七

万仞崖头撒手,要须其人。

千钧之弩发机,岂为鼷鼠。云门睦州,当面蹉过。

德山临济,诳謼阎闾。

自馀立境立机,作窠作窟,故是灭胡种族。

万缘迁变浑閒事,五月山房冷似冰。

(0)

天竺山

天竺崎岖绝海边,何人分作赣江禅。

鹫山巧叠三峰石,葛坞深疏两派泉。

一醉风光能几许,十年尘迹尚依然。

欲题豹隐还相笑,盼断长空簇暝烟。

(0)

忆玉岩·其二

秋风燕雀正关关,忽见篱边菊又斑。

寒雁自知霜露重,海鸥常伴水云閒。

百年往事丹心里,千古声名直道间。

此意属公须慷慨,晚云成雨便归山。

(0)

题清泠轩

石冷苔生晕,风高竹度凉。

道人何处去,春色半沧浪。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