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策刚为泮水行,暖风迟日试诸生。
姚黄魏紫知何许,独有杨花扑砚轻。
挟策刚为泮水行,暖风迟日试诸生。
姚黄魏紫知何许,独有杨花扑砚轻。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试日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挟策刚为泮水行”,生动地展现了学子们手持书卷,正准备步入泮水进行考试的场景,泮水在这里象征着知识的源泉和学术的圣地。次句“暖风迟日试诸生”,则通过温暖的春风和缓缓升起的阳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暗示了试日的气氛并不紧张,反而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接着,“姚黄魏紫知何许”,这里运用了典故,将“姚黄魏紫”比喻为卓越的才子,意在表达对考生才能的赞美与期待。然而,诗人并未直接点明这些才华横溢的人物所在,而是以问句的形式留下悬念,增加了诗歌的韵味。
最后,“独有杨花扑砚轻”,诗人巧妙地将杨花(柳絮)与砚台联系起来,以轻盈飘扬的杨花比喻考生们在试场上挥洒自如、思维敏捷的状态。同时,这也暗示了考试如同杨花般短暂而美好,留给人们的是对智慧与才华的深刻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试日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考生才华的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教育与学术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追求者美好未来的期许。
双林不合生古柏,交柯横扫经台石。
伊谁手植自何年,拔险亭亭势千尺。
地偏在昔失流传,物色人今争叹惜。
再误田家父老谈,几憎僧腊头颅白。
昨秋烽火塞江东,烟飞金屋连娃宫。
百年茔冢遍樵采,无复松槚撑高空。
尔非不材独何幸,岿然殿角森幡风。
轮囷竟谢斧斤厄,偃蹇翻成霜露功。
根深岂必求楹栋,招提似假神灵重。
苍虬蟠攫阴云归,寒鲸吼荅惊飙送。
一枝亦足供鹪鹩,千仞宁争下鸾凤。
拟叩庭前话已陈,西来响绝兹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