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乙未七夕》
《鹊桥仙.乙未七夕》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疏花媚晚,青桐褪暑。消受嫩凉庭宇。

衣香帘影自依依,奈换了、隔年情绪。

分炉行篆,量枝缀镂。别见红闺幽愫。

人间总被误聪明,悔莫乞、痴騃尔汝。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色,"疏花媚晚"和"青桐褪暑"展现出花朵稀疏而娇艳,青桐叶已褪去炎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微凉的氛围。"消受嫩凉庭宇"进一步强调了这份宜人的秋意。接下来,词人通过"衣香帘影自依依",描绘了衣物的香气和帘幕随风摇曳的动态画面,勾勒出闺中女子的孤独与怀旧情绪。

"奈换了、隔年情绪"表达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感慨,昔日的情感仿佛已成隔年之事,令人唏嘘不已。下片转而写到篆刻般的爱情誓言,"分炉行篆,量枝缀镂"象征着对爱情的细致入微和深情承诺。然而,现实中的误解和遗憾使得词人后悔过于聪明,"人间总被误聪明",感叹世事难测,后悔当初过于理智,不如那份痴情。

整首词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情感纠葛的反思,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会友轩为朱显忠千户作

投戈幸无事,盛时多宴閒。

轩居谢尘俗,下榻延儒冠。

日夕众宾集,剪烛春夜阑。

知己总云萍,同臭纷芝兰。

人生贵有适,油油足清欢。

但得簪常盍,肯使樽中乾。

仓庚鸣牖外,白鸥泛波间。

支颐玩群动,相期盟岁寒。

(0)

言怀简丁志善三首·其一

挥涕临岐作别难,岂期今日偶生还。

早知刺舌惩多口,何事低眉致厚颜。

诗寄碧云生晚戍,书来黄叶满秋山。

一杯浊酒清灯夜,犹恐相逢是梦间。

(0)

归兴

何不归来老尚饕,孰令奔走混儿曹。

价兼始识吴钩利,和寡方知郢曲高。

往事无成空堕甑,世情多险每藏刀。

故山旧隐林泉右,莫作栖乌傍月号。

(0)

和冯大尹九日见寄二首·其一

昔住吴山岁月深,归来聊复别儒林。

喜逢佳节陪高宴,未向明时叹陆沉。

官俸请教供色养,芳樽沽得称閒吟。

太平无事双亲健,为表当年忠孝心。

(0)

和体方游相国寺

夷山宝刹自唐家,石塔横空半欲斜。

神鹿听经翻贝叶,毒龙喷水出昙华。

咒师碧眼浑如鹄,老衲弓身曲似虾。

知我登堂来问法,呼童先点赵州茶。

(0)

墨桃华

武陵溪畔春风面,研绿调朱染得真。

尤爱倪生能画意,只将淡墨写精神。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