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况上人还荆州因寄卫侍御象》
《送况上人还荆州因寄卫侍御象》全文
唐 / 司空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还。

共别此宵月,独归何处山。

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

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0)
翻译
惠持和尚在蜀地游历已久,如今拄着手杖准备向西返回。
在这夜晚与你分别,他独自要回到哪座山中呢。
在沙滩草边与鸥鸟相伴,于野云之间洗净双脚。
他知道将来会有与玄晖的聚会,于是诚心斋戒,接受八关戒律。
注释
惠持:指惠持和尚,人名。
蜀:古地名,指四川。
策杖:拄着拐杖。
西还:向西回去,这里指回故乡或归隐。
宵月:夜晚的月亮。
何处山:不知道名字的山,或指远方的山。
对鸥:与鸥鸟相对,象征与自然和谐相处。
沙草畔:沙滩和草丛的边缘。
洗足:洗脚,也可能象征洗涤心灵。
野云间:野外云雾缭绕的地方。
玄晖:可能指人名,也可能是对友人的尊称。
斋心:虔诚洁净的心,常用于佛教语境,指戒斋、清心。
八关:佛教中的八关斋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等八项戒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名为《送况上人还荆州因寄卫侍御象》。从内容来看,诗人是在告别一位僧侣朋友,并通过赠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愿。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还。共别此宵月,独归何处山。"

这四句写诗人与僧侣朋友在蜀地(今四川一带)共同游历的日子已经久了,而现在僧侣朋友持着禅杖准备向西返回。而他们一起看着夜晚的明月道别,诗人独自留下,心中想象朋友将要归去的山岭。

"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对鸥”指的是面对着水鸟嬉戏的景象,“沙草畔”则是河岸边长满了草的宁静画面。而“洗足野云间”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纯净无为的生活态度,仿佛在云端轻盈地洗涤尘世的烦恼。

"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朋友修行境界的赞赏和理解。“玄晖”暗指深奥的禅理或佛法,“会”则是指朋友能够领悟并参与这样的精神交流。而“斋心”意味着洁净的心灵,而“受八关”则可能是指朋友在精神修炼上达到了某种境界,能够接受和领悟更高层次的教诲或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僧侣朋友修行境界的赞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友人精神追求的理解与支持。

作者介绍
司空曙

司空曙
朝代:唐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猜你喜欢

鹤冲天

迷祛惑去。正好修行做。清静是根源,真门户。

切莫他寻,恐遗遗望仙路。闲闲更闲处。

灵根元明,转转愈为开悟。功圆行满,唯有红霞聚。

往昔得遭逢,亲师父。此则专来教长生诀,频频顾。

方知今得度。便许相随,永永其携云步。

(0)

解愁

堪叹世间迷误,转转增隆,怎得趖难。

被他同等,一例相赞。每每攒头聚复散。

总做作、百端缭乱。这鬼使暗里、常常把你细算。

待临头看,痴汉□□。

越骋惺惺,伶俐高强,欺慢无惮。

大遇尤、罔圣昧神厮玩。此则看看业限贯。

怎生躲避,也难逃窜。

见追贴、个个添烦恼,共拚尽阴司断。

(0)

满庭芳.未欲脱家

未欲修持,先通吉善,在家作福堪当。

晨参夜礼,长是爇名香。

渐渐财疏色减,看分寸、营养爷娘。

擒猿马,古来一句,柔弱胜刚强。从长。

凡百事,先人后己,勤认炎凉。

与六亲和睦,朋友圆方。

宗祖灵祠祭飨,频行孝、以序思量。

逢佳节,欢欣访饮,齐唱满庭芳。

(0)

临江仙

吸取西江金浪水,朝朝用此盘缠。

循环流转复清泉。肌肤偏莹净。寿算得迁延。

北斗自然拘姓籍,南辰生注长年。

减财节色是因缘。作为依上帝,弃世做神仙。

(0)

西江月

酒饮清光滑辣,肉餐软美香甜。世间迷误总无厌。

个个临头路险。独我悟来口远,唯余省后心嫌。

十分戒行愈精严。没分酆都赴点。

(0)

水龙吟

若修仙子圆成,永真诚做他上士。

明明了了,惺惺洒洒,搜寻妙旨。

决烈回头,是自不肯,拖泥带水。

便斩钉截铁,尘缘悉屏,无挂碍,做清泚。

得长生久视。更盈盈、行功齐至。

频频嘱付,一灵耀、金光早起。五彩同如此。

相扶助入丹霄里。

有青童接引,前来迎迓,执琼瑶蕊。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