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淮用渡口韵》
《过淮用渡口韵》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雨收风定水波平,画桨双敲自在行。

到处酒帘迎棹舞,几船渔火隔江明。

峰头柳乱旌旗影,水底蛙喧鼓吹声。

屈指过淮今八度,津人相见亦知名。

(0)
鉴赏

这首明代吴俨的《过淮用渡口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夜景图。首句“雨收风定水波平”,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风息、水面平静的宁静景象,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和谐的基调。接着,“画桨双敲自在行”一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舟行水上,桨声悠扬的情境,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到处酒帘迎棹舞,几船渔火隔江明。”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水乡的热闹与生机。酒帘随风轻摆,仿佛在欢迎过往的船只;而远处的渔火,不仅点缀了江面,也映照出渔民生活的温馨与忙碌。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峰头柳乱旌旗影,水底蛙喧鼓吹声。”这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山峰和水面之下,柳树随风摇曳,仿佛是山峰上的旗帜在轻轻飘动;而水下的蛙鸣,则像是在演奏着欢快的乐章,与远处的山峰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最后,“屈指过淮今八度,津人相见亦知名。”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作为结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沿途人物的熟识感。这句话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与当地人的深厚情谊,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江南水乡夜晚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有人文情感的温暖,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东轩五首·其三

晨起先众鸟,交交语前楹。

无营物自亲,朝饥向我鸣。

瓶粟幸有馀,饮啄绕舍行。

闵默愧素飧,学稼实其情。

(0)

石湖

问棹黄花后,归丹绿水前。

石湖烟月满,孤负载花船。

(0)

题周行画幛八首·其五

茅亭无人行,苍苍向山路。

招隐倘寻余,记取溪头树。

(0)

题周行画幛八首·其三

茅屋枕流水,孤山隐士家。

故人今在否,应出探梅花。

(0)

寿吴万为先生七十·其二

寄傲渔樵七十春,衣冠前代有遗民。

西窗烛剪深谈易,南郭山空独避秦。

领袖风骚吹晚辈,续成梼杌骂宵人。

通门词客多年少,未许彭宣压众宾。

(0)

病起遣怀十二首·其七

中年诸累尽,小隐一身孤。

遣女惟留犬,无妻可辟纑。

尊生焦赣易,嫚世长卿垆。

渐觉浮名远,时时混酒徒。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