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燕市筑,归兴潞河船。
作客有何意,还山仍种田。
穷猿投散木,饥鹘倦遥天。
以我空囊故,怜君损俸钱。
悲歌燕市筑,归兴潞河船。
作客有何意,还山仍种田。
穷猿投散木,饥鹘倦遥天。
以我空囊故,怜君损俸钱。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与归隐的主题,情感深沉而细腻。首联“悲歌燕市筑,归兴潞河船”中,“悲歌”二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燕市筑的场景与归兴潞河船的意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颔联“作客有何意,还山仍种田”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作为客人还是回归山林,种田劳作都成为他内心追求的平静生活。
颈联“穷猿投散木,饥鹘倦遥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困于穷途末路的猿猴和疲惫的飞鸟,形象地表达了在社会压力下寻求解脱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归隐后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尾联“以我空囊故,怜君损俸钱”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理解,即使自己囊中羞涩,也愿意为朋友着想,显示出深厚的友情和对他人境遇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选择,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九月风雨交,秋色已云暮。
砰湃惊波涛,冥濛杂烟雾。
排兵蚁方酣,逐妇鸠转怒。
䴏去承尘空,马踬障泥污。
敛揫缩众手,饮啄饱群嗉。
鬼愁阴多哭,儿闻夜常怖。
凉生墨池鱼,润逼管城兔。
忧怀不可适,高情尚能赋。
青桐月仄乌夜啼,银河倒转红楼西。
虫声唧唧在四壁,麝兰烟袅金狻猊。
碧纱盈盈风暗起,银缸吐花十分喜。
试将鸳锦计短长,恰好裁为合欢被。
合欢被,缝不成。
金斗无温剪刀冷,细意熨帖难为平。
沉吟停素手,相思情转多。
看罢回文字,粉泪湿香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