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坍谣》
《海坍谣》全文
清 / 王枟   形式: 古风

五月十五东风起,我向海边看海水。

边民为我诉颠连,我为边民嗟干止。

茅篱咫尺是苍茫,朝宗万派雄如驶。

一潮一汐往来间,日侵月削诚无已。

谁云沧海复桑田,但见桑田沈海底。

忆自熙朝十九年,豁赋除田千万矣。

只今坍有廿余年,庐舍丘墟安可纪。

按籍施弓不易求,田形丘势难比拟。

就中岂无半亩禾,勤农拌此供波靡。

一闻履亩勘真荒,须臾无计图迁徒。

沿海残区欲揠苗,刈此木棉成荒鄙。

冀得豁除尺寸区,以为风涛之一抵。

嗟哉鉴及此情形,温言化导何必尔。

方今圣主恤民艰,岁蠲正赋真沦髓。

九牛安用此一毛,太仓一粟终何裨。

从来有土此有财,无土将焉宁妇子。

额赋岂能问水滨,劝稼何由施耘耔。

不与海水争旦夕,难为穷壤图倍蓰。

潮泥暂退且施弓,真荒真熟胥可指。

归来傍晚宿山间,山人为我话桑梓。

此间一碑近百年,昔日离海三十里。

于今试看几何程,可知坍势从何底。

君不见吴淞城外旧城斜,半在泥中半在沙。

此是东南一故垒,昔年烟火尽芦花。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枟的《海坍谣》描绘了海边地区因海潮侵蚀导致的土地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以五月十五日东风起,海边观潮为引,通过边民的诉说,展现了潮汐对农田的侵蚀之严重,以及土地坍塌的长期影响。诗人感慨土地资源的宝贵,指出即使政府曾豁免田赋,但随着时间推移,坍塌现象持续,农田荒废,人民生活艰难。

诗中提到的“豁赋除田”、“坍有廿余年”、“庐舍丘墟”等词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力应对和民生凋敝。诗人呼吁朝廷关注沿海地区的困境,减轻赋税负担,并强调土地的重要性,认为赋税不应仅依赖海滨资源。他还提到,尽管有希望得到一些土地豁免,但解决根本问题还需从长远考虑,不能急于求成。

最后,诗人通过讲述山人的故事和吴淞城的变迁,进一步强调了海坍现象的严重性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作者介绍

王枟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立春和李白春日韵

倚杖喜逢春,莺迁可唤群。

已更新国主,谁识旧将军。

塞北山凝雪,江东日拥云。

无才甘瓠落,肯作剧秦文。

(0)

水调歌头.九首·其四赠王义庵

先生乃儒者,有道出羲黄。

袖将攀桂名手,种作杏林芳。

江月玻瓈万顷,山雪琼瑶一色,开户挹寒光。

清气满胸臆,何况有奇方。鹤凌云,鹏击水,凤鸣阳。

平生济物,心在随寓寄行藏。

丹鼎芙蓉紫艳,宝杵芝苓玉屑,坚子避膏肓。

神圣可医国,功奏十全良。

(0)

渔歌三首·其三

篷上潇潇风雨寒,篷底煮鱼供晚餐。

清波好与凤池似,我掌丝纶在一竿。

(0)

径江三首·其三

敌国兵残失战船,石头王气晓连天。

当时一战雌雄决,绝似周郎赤壁烟。

(0)

写情四首·其三

新人颜色美如花,旧妇携儿今到家。

闺中同骂郎轻薄,何不当初等候些。

(0)

题画应制

竹囊琴剑二苍童,官道驱驰并玉骢。

相顾应谈天下事,封书同奏帝王宫。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