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倦捉麈,客去徐挟书。
儿曹厌官冷,数问何时归。
岂知庇风雨,未办蜗牛庐。
老我怀百忧,又自一解颐。
雨流木偶行,久矣无定居。
客来倦捉麈,客去徐挟书。
儿曹厌官冷,数问何时归。
岂知庇风雨,未办蜗牛庐。
老我怀百忧,又自一解颐。
雨流木偶行,久矣无定居。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乡和家庭的深切思念与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和忧虑的情感。诗中通过“客来”、“客去”的反复出现,描绘了自己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儿女们的问候加深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
“岂知庇风雨,未办蜗牛庐”一句,通过蜗牛尚能筑庐自保,而自己却无处容身的比喻,凸显了诗人的无依无靠和生活上的困顿。"老我怀百忧,又自一解颐"则表现出诗人面对种种忧虑时所采取的超然态度,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处境。
最后两句“雨流木偶行,久矣无定居”通过雨水和树木的自然景象,强调了诗人长时间的漂泊生活,没有一处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