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形虽同,中间势各异。
推迁无宁期,倏忽已易位。
智者识机微,安焉处平易。
人生贵无私,莫使闻见累。
事物形虽同,中间势各异。
推迁无宁期,倏忽已易位。
智者识机微,安焉处平易。
人生贵无私,莫使闻见累。
这首诗《观物(其三)》由元代诗人许衡所作,通过对比和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以及人应如何处世的深刻见解。
首句“事物形虽同,中间势各异”指出尽管事物在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内在的本质和状态却大相径庭。接着,“推迁无宁期,倏忽已易位”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变化的迅速,强调了事物状态的瞬息万变。
“智者识机微,安焉处平易”则点明了智慧之人能够洞察事物细微的变化,并在平凡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智慧与内心平和的推崇。
最后,“人生贵无私,莫使闻见累”强调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于无私,不应让外界的传闻和见闻束缚心灵,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事物变化的规律、个人处世的态度以及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人为愁娇。见风回紫曲,月落红桥。
有心催雀舫,无意听鸾箫。千行杨柳舞蛮腰。
销魂堤畔,魂断重销。浑无语,算只有双星私照。
悄悄。波浩渺。一点檀心,化作如烟抱。
书密偷看,扇低重掩,留下乌丝行草。
天许吴侬得重来,匆匆那怕徐娘老。
山长水远,离情无限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