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瑟未盈旬,骑箕遂永世。
于夷尚戚伤,况切属离谊。
英灵游岱宗,脩文侍天帝。
慰言辍沉痛,深情制以义。
撤瑟未盈旬,骑箕遂永世。
于夷尚戚伤,况切属离谊。
英灵游岱宗,脩文侍天帝。
慰言辍沉痛,深情制以义。
这首诗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为庄亲王失去儿子而作的安慰诗。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撤瑟未盈旬,骑箕遂永世”描绘了庄亲王失去儿子后内心的悲痛,仿佛在哀悼中度过了不长的时间,便永远失去了他。这里运用了“骑箕”这一典故,象征着逝者已去,无法再相见。
接下来的“于夷尚戚伤,况切属离谊”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同时也强调了亲情的不可替代性,即使是夷人(泛指外族)也难以理解这种悲伤,更何况是亲人之间的离别之痛。
“英灵游岱宗,脩文侍天帝”则想象逝者灵魂游历名山大川,侍奉于天帝,虽已离去,但精神永存。这既是对逝者的赞美,也是对其灵魂安息的祝愿。
最后,“慰言辍沉痛,深情制以义”表达了诗人对庄亲王的安慰,希望他能从悲痛中解脱出来,用深沉的情感来纪念逝者,让这份情感成为缅怀逝者的义理所在。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生者的安慰,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正妆罢、搓胭掐粉。早又拈起,麝煤纤笢。
巧削葱根,细吹兰气,口脂晕。
酒边茶后,频敲处、微红印。
看似碧蕉心,不许展、春风半寸。香烬。
怎知香歇罢,刚被冷茸留衬。
殷勤记取,喜罗袖、暗笼低抆。
问那日、细写相思,待烧了、成灰教认。
莫去点孤镫,长是照人离恨。
那断鸿声,寒虫语,恼煞萧斋孤客。
云山重处,怅年年羁旅,梗蓬踪迹。
潘鬓稀疏,沈腰清减,消受桥霜店月。
今番归期卜,正梅花夹路,一鞭得得。
叹羞涩空囊,苍凉短剑,万般凄恻。征轮前暂歇。
便与君、解构同朝夕。
还记取、篝灯说鬼,煮茗论花,托新知、浑如旧识。
无奈又轻别,别俊侣、情伤今昔。此后鹤枝,借未知。
南北驿使,天涯如遇,藤幸通积臆。
断云沈,哀雁远,吟入矮篷里。
衰相天身,黄叶六朝寺。
十年未了心缘,松涛悲壮,澹一抹巫咸山翠。
平生事。总教梦与云空,泪咽北流水。
历乱黄丝,剉檗染离思。
也知化鹤归来,苍茫城郭,净眼见病翁齁睡。
借月湔愁,笺天诉梦,碧城十二星期。
拥髻归来,夜阑露细风微。
中庭种树成红豆,那寒心鹦鹉先知。
?酬他,扇底秋心,弦上秋思。
当年对影闻声地,剩花溅泪萼,柳袅愁丝。
罗带同心,有情天亦怜痴。
黄荒唐梦峡归云晚,甚神娥犹妒腰肢。
祝芳风,莫罥飞花,莫斗纤眉。
荆棘余生,忧来百端,病亦戏予。
忆髫年羸弱,时亲药裹,名场毷氉,空逐公车。
门荫除官,牵丝黄绶,窃禄东都十载余。
因风便,便频登启事,渐即康衢。乘边竞重储胥。
愧曲突徙薪计尚疏。
笑鸥波浩荡,几同传舍,蠹鱼纠结,又校官书。
少也多愁,老而善病,七十光阴过隙驹。
酸甜味,倘逢人巧算,细与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