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过栗子岭》
《春日过栗子岭》全文
清 / 柯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逶迤一径入云深,夹道松杉十里阴。

天半钟声闻鹿苑,雨馀空翠滴烟林。

春泉石畔分新脉,时鸟山中变好音。

直欲振衣千仞上,仙灵笑我腐儒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行至栗子岭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逶迤一径入云深”以蜿蜒的小路引人进入一片云雾缭绕的深处,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接着,“夹道松杉十里阴”则通过描述两侧松树和杉树的遮蔽,展现了道路两旁的浓荫覆盖,仿佛是一条绿色的隧道,给人以清凉与宁静之感。

“天半钟声闻鹿苑”一句,将视线从地面提升到半空中,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与鹿苑(可能是指附近有人工或自然形成的鹿群栖息地)相呼应,增添了诗作的宗教与自然和谐之美。而“雨馀空翠滴烟林”则描绘了雨后山林间的清新与湿润,空中的翠绿与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春泉石畔分新脉”表现了春天泉水在石头边流淌,新生的水流与生机勃勃的季节相映成趣。“时鸟山中变好音”则通过描写山中不时传来的鸟鸣,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和谐。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美的自然世界。

最后,“直欲振衣千仞上,仙灵笑我腐儒襟”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尘世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心愿。他希望像仙灵一样自由自在,远离世俗的束缚,展现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主题。

作者介绍

柯辂
朝代:清

柯辂,字瞻莪,号淳庵,福建晋江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8)举人,嘉庆四年(1799)任嘉义训导。著有《闽中文献》、《闽中旧事》、《东瀛笔谈》、《淳庵诗文集》等。
猜你喜欢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

惠爱南翁悦,馀波及老身。

(0)

泛江送客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0)

存殁口号二首·其一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0)

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0)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0)

送刘四赴夏县

九霄特立红鸾姿,万仞孤生玉树枝。

刘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叹美。

声名播扬二十年,足下长途几千里。

举世皆亲丞相阁,我心独爱伊川水。

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

新诗数岁即文雄,上书昔召蓬莱宫。

明主拜官麒麟阁,光车骏马看玉童。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

赤县繁词满剧曹,白云孤峰晖永日。

朝持手板望飞鸟,暮诵楞伽对空室。

一朝出宰汾河间,明府下车人吏闲。

端坐讼庭更无事,开门咫尺巫咸山。

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

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徵当在兹。

闻道桐乡有遗老,邑中还欲置生祠。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