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引东华去。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
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
怎不与、官家留住。
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
还笏退,不回顾。新来边报犹飞羽。
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
攀槛朱云头雪白,流落如今底处。
但一片、丹心如故。
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风色恶,海天暮。
宣引东华去。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
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
怎不与、官家留住。
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
还笏退,不回顾。新来边报犹飞羽。
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
攀槛朱云头雪白,流落如今底处。
但一片、丹心如故。
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风色恶,海天暮。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贺新郎·其四·跋唐伯玉奏稿》。诗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担忧。
"宣引东华去。似当年、文皇亲擢,马周徒步。"
开篇即以帝王亲征为背景,借古人之口抒发自己对历史的感慨。"东华"指的是宫殿,诗人通过这种宏伟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
"殿上风霜生白简,下殿扁舟已具。"
这里形象鲜明地描述了一种急迫的情状,官员们正忙于准备文书,而船只也已经备好,显示出一种紧张和仓促的氛围。
"怎不与、官家留住。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为何不能像古人那般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一言腰相印"指的是古代君臣之间以誓言相托,形影不离的深厚情谊。
"还笏退,不回顾。新来边报犹飞羽。"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退出朝廷、不再回首往事的心境。而"新来边报犹飞羽"则是对当前政局动荡的描绘,显示出一种紧迫和危机四伏的时势。
"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
诗人在这里发出疑问,询问同僚能否有所作为,给予朝廷一些深远的谋略,以缓解当前的危局,并希望君主能够宽容大度。
"攀槛朱云头雪白,流落如今底处。"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忧伤和无奈之情。"攀槛朱云"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一种高远而孤独的情境。
"但一片、丹心如故。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丹心"指的是忠诚赤胆,而"越台"则是诗人的隐居之所,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眺望到中原地区是否已经平定。
"风色恶,海天暮。"
结尾两句简洁而深沉,"风色恶"暗示着不祥的预兆,而"海天暮"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天边渐暗的一种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个人情怀的抒发以及对现实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政治洞察力。
定羌城下河南流,定羌城上三层楼。
使君置酒劳行役,今夕何夕当中秋。
孤烟落日明天末,汹涌碧云俄暮合。
惺惺骑马雨中归,造物戏人无乃虐。
紞如戍鼓方三更,梦回一室还虚明。
出门惊笑遽如许,浮云四卷秋天清。
谁家高会搴珠箔,笑语声从云外落。
倦客明朝又短亭,行人何似居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