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爽气雨初乾,乔木阴阴锁昼寒。
深院下帘风不动,夕阳幽鸟傍阑干。
朝来爽气雨初乾,乔木阴阴锁昼寒。
深院下帘风不动,夕阳幽鸟傍阑干。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雨后初晴,寺院内宁静祥和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首句“朝来爽气雨初乾”,开篇点明时间与天气状况,早晨的空气清新,雨水刚刚停歇,透露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乔木阴阴锁昼寒”一句,通过“乔木”的形象,以及“阴阴”、“昼寒”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略带凉意的环境,仿佛能感受到树木的浓荫与清晨的微寒交织在一起。
“深院下帘风不动”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的氛围。深院之中,窗帘轻轻放下,微风不至,整个空间显得格外宁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这一句通过“风不动”的细节,强化了环境的静谧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夕阳幽鸟傍阑干”,将视角转向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光线柔和,一群幽静的鸟儿围绕着栏杆飞翔或停留。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通过“幽鸟”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夕阳的余晖与鸟儿的活动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到傍晚不同时间段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长安画士称三朱,黄生卖画来京都。
促膝已觉气潇洒,下笔忽见云模糊。
结交只有严芗府,历下亭边听秋雨。
卸驴先访净业湖,百顷莲花数声橹。
打门同醉西涯斋,蔬笋登盘苔上阶。
夜深谁遣鬼神入,床头壁上生烟霾。
二客据案各狂笑,放笔为之非意料。
当场许吐胸中奇,大叶粗枝出神妙。
望古我为人材愁,此画何减寅与周。
飘泊淮海同沙鸥,有才无命将焉求。
清风明月随处有,白云在天笔在手。
鹤可僮兮僧可友,我尚随人呼漫叟。
得钱便买菱与藕,三朱邀来同酌酒。
我爱古槐如古松,蚴蟉诘屈真虬龙。
更爱古槐如古柏,霜皮黛色凝青铜。
屯云溜雨三百载,夭矫势欲争天风。
长夏森森拥秋气,横空倒疑饮涧虹。
入门见者惊突兀,幽荫有若深山中。
主人继述先泽远,水源木本将无同。
灵星之精相率赋,一时风雅矜词雄。
浚冲彦升皆其选,鸿篇勒石声摩空。
我来不啻游槐市,刻鹄雕虫惭未工。
羡翁堂上何矍铄,羡翁阶下何青葱。
得非亦效庾肩吾之服槐实,遂令颜发还如童。
他年自应方双瞳,呜呼槐兮,婆娑偃蹇于墙东。
日与幽人逸士相遭逢,更千百岁无终穷。
恬澹本性情,下笔便高洁。
常能参妙化,自得养生术。
我读韦公诗,一生无滞郁。
旷然任吾天,言动由真率。
渊明后一人,冲虚亦朴实。
《唐书》考新旧,无人为撰述。
诗人失传多,惟公不当佚。
自公为卫郎,意气近豪侠。
折节复读书,至味归清绝。
一麾出守郡,随处留诗别。
真机舒性灵,淡然天籁发。
扫地坐焚香,习静神无夺。
岂必求神仙,何用更学佛。
开元至贞元,百余十岁月。
人皆见公容,精神不衰竭。
有诗送太白,无与少陵笔。
或者未识面,踪迹天涯阔。
清景忆平生,空山求隐逸。
晏起望青天,园林爱藏拙。
应知养主事,诗外无他物。
神来有化工,终身无疢疾。
千秋秉至诚,梦想依归切。
《读韦左司诗》【清·李楘】恬澹本性情,下笔便高洁。常能参妙化,自得养生术。我读韦公诗,一生无滞郁。旷然任吾天,言动由真率。渊明后一人,冲虚亦朴实。《唐书》考新旧,无人为撰述。诗人失传多,惟公不当佚。自公为卫郎,意气近豪侠。折节复读书,至味归清绝。一麾出守郡,随处留诗别。真机舒性灵,淡然天籁发。扫地坐焚香,习静神无夺。岂必求神仙,何用更学佛。开元至贞元,百余十岁月。人皆见公容,精神不衰竭。有诗送太白,无与少陵笔。或者未识面,踪迹天涯阔。清景忆平生,空山求隐逸。晏起望青天,园林爱藏拙。应知养主事,诗外无他物。神来有化工,终身无疢疾。千秋秉至诚,梦想依归切。
https://shici.929r.com/shici/pphk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