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竹閒花阴,了无尘土侵。
旌麾千骑长,风月一堂深。
海气生吟榻,烟香披醉襟。
山翁方自得,莫问去留心。
疏竹閒花阴,了无尘土侵。
旌麾千骑长,风月一堂深。
海气生吟榻,烟香披醉襟。
山翁方自得,莫问去留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疏竹閒花,营造出一种清幽自然的环境,而“了无尘土侵”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珍视与保护,它是远离尘嚣的净土。
“旌麾千骑长,风月一堂深”中,“旌麾”指的是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豪放不羁;而“千骑”则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强大和自由。尽管外界可能有许多喧嚣与干扰,但在这座堂中,风和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深远宁静的氛围。
“海气生吟榻,烟香披醉襟”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放松状态,“海气”指的是来自大海的清新空气,与“吟榻”相结合,表明诗人在大自然中享受着悠然自得的时光。同时,“烟香披醉襟”则是对这一刻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诗人似乎沉浸于一种美酒与清新的氛围之中。
最后“山翁方自得,莫问去留心”,这里的“山翁”指的是隐居在山林中的贤者,“方自得”表明他已经达到了内心的满足与平静。而“莫问去留心”则是诗人对外界的一种态度,无论是离去还是停留,诗人的心境都不会受到干扰,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逍遥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质朴的理想。
春江原是古芳洲,别野岩开紫气浮。
九转丹成遗胜概,十竿翠拥到林幽。
水流石乳全飞玉,苔积云桥几度秋。
碧海三山天外落,平原万井镜中收。
尘世欣逢勾漏令,江湖犹有子陵裘。
梅花带雪矜残腊,属笔还谁纪豫游。
师干鹰起横秋别,豹尾淩霜去此邦。
似傅六师收虢略,何无一旅过三江。
鸡啼月落催寒渡,剑气江声撼夜窗。
衰宠卫青归似得,楼烦虽走未曾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