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逍遥堂寓兴》
《逍遥堂寓兴》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疏竹閒花阴,了无尘土侵。

旌麾千骑长,风月一堂深。

海气生吟榻,烟香披醉襟。

山翁方自得,莫问去留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oyáotángxīng
sòng / zhāngbǎi

shūzhúxiánhuāyīnlechénqīn

jīnghuīqiānchángfēngyuètángshēn

hǎishēngyínyānxiāngzuìjīn

shānwēngfāngwènliúxīn

注释
疏竹:稀疏的竹子,形容环境清幽。
閒花:悠闲的花朵,增添宁静氛围。
尘土侵:没有尘土打扰,指环境清洁。
旌麾:旗帜,代指军队或仪仗。
风月:自然景色,也可指美好的时光。
吟榻:诗人的书桌或休息处,用于创作。
醉襟:带着醉意的心境,可能指诗人饮酒作诗。
山翁:隐居山野的老人,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去留心:离开还是留下,表示不关心世俗之事。
翻译
稀疏的竹林和悠闲的花朵下,没有丝毫尘土打扰。
众多骑兵簇拥着旗帜,风月在深深的厅堂中流淌。
海的气息弥漫在吟诗的榻上,烟雾的香气缭绕在醉意中。
山翁正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中,无需询问他的去留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疏竹閒花,营造出一种清幽自然的环境,而“了无尘土侵”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珍视与保护,它是远离尘嚣的净土。

“旌麾千骑长,风月一堂深”中,“旌麾”指的是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豪放不羁;而“千骑”则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强大和自由。尽管外界可能有许多喧嚣与干扰,但在这座堂中,风和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深远宁静的氛围。

“海气生吟榻,烟香披醉襟”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放松状态,“海气”指的是来自大海的清新空气,与“吟榻”相结合,表明诗人在大自然中享受着悠然自得的时光。同时,“烟香披醉襟”则是对这一刻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诗人似乎沉浸于一种美酒与清新的氛围之中。

最后“山翁方自得,莫问去留心”,这里的“山翁”指的是隐居在山林中的贤者,“方自得”表明他已经达到了内心的满足与平静。而“莫问去留心”则是诗人对外界的一种态度,无论是离去还是停留,诗人的心境都不会受到干扰,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逍遥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质朴的理想。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过曲江谒先文献祠·其二

明烛几先有远图,可怜风度至今无。

催花羯鼓声方闹,早向渔阳识叛胡。

(0)

游崆峒和洪邑侯壁间韵

春江原是古芳洲,别野岩开紫气浮。

九转丹成遗胜概,十竿翠拥到林幽。

水流石乳全飞玉,苔积云桥几度秋。

碧海三山天外落,平原万井镜中收。

尘世欣逢勾漏令,江湖犹有子陵裘。

梅花带雪矜残腊,属笔还谁纪豫游。

(0)

归自皖上道脉沁公没二年矣九月扫双溪墓始哭之

岑溪日午已微曛,竹院无人住白云。

屋后土深新兽迹,厨前瓦落旧烟薰。

树飘黄叶为谁扫,石咽寒泉独我闻。

聚散去来知昨梦,犹披衰草哭孤坟。

(0)

陈大将军以牧别仅一年闻其上书乞随熊大司马西征诏未许明年解兵归白下阻风安庆寓石巢二日

师干鹰起横秋别,豹尾淩霜去此邦。

似傅六师收虢略,何无一旅过三江。

鸡啼月落催寒渡,剑气江声撼夜窗。

衰宠卫青归似得,楼烦虽走未曾降。

(0)

初秋与道脉沁公双溪坐月

山月中分白草亭,长松风转度流萤。

微云曼曼一峰起,流水涓涓两涧声。

杰阁危楼看露柱,灵花异草折空瓶。

溪边竹户何人入,夜读金刚般若经。

(0)

雨中揭阳夜发忆亡友郑之升

黄昏浥雨出榕城,濈濈潮声烛下听。

迹践似泥人不问,影孤如月鹊相惊。

尘寰弹指成今古,秋色伤怀隔死生。

细忆语言浑似梦,何年杯酒话残更。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