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踞荔阴闻鸟韵,回牛自逐来潮信。
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
箕踞荔阴闻鸟韵,回牛自逐来潮信。
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矩洲的自然风光与淳朴民风。
首句“箕踞荔阴闻鸟韵”,描绘了一个人悠闲地坐在荔枝树荫下,倾听鸟鸣的情景。箕踞,即随意而坐,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自在与放松。鸟韵,则是通过听觉感受,传达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次句“回牛自逐来潮信”,则转向对农事活动的描写。潮信,指的是潮水涨落的时间规律。诗人通过“回牛”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农民顺应自然规律,利用潮水涨落来引导牛群活动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后两句“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椹”,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乐趣。儿童在路口嬉戏、相互呼唤,充满了童真与欢乐。而“矶脚筠篮有桑椹”,则通过一个细节,展示了乡村的物产丰富,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矩洲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休言百岁,七十者稀。那更不测之期。
闲想妻男,自己总是行尸。
眼前荣华境界,是昏迷、性命根基。
如省悟,把家缘撇下,物外修持。
灵利翻成懵懂,便蓬头垢面,密护玄机。
真息绵绵,祥瑞遍满华夷。
欲赴蓬莱径路,仗三千、功满云归。
神光灿,与大仙相聚,有甚亏伊。
马风重,恳告诸公道友。休迷假、内容堪守。要长久。
用真功全在,清心净意,擒猿捉马,休令暂时游走。
□□得无漏。气精神会合,丹砂结就。
无中相、自然开口。论无有。
这玄玄妙纱,怡然悟解,元来却是,真师暗中传授。
应仙举。便下手、先除色欲。好玉洁冰清大丈夫。
更休任、泥拖水漉。一失人身难再复。
莫等闲、把前程失误。今略诉。
长生久视,五件堪为凭据。听取。第一要、涤除念虑。
第二要、忘贪戒酒肉。第三要、济贫拔苦。
第四要、常行慈善。第五要、精神保护。
依此五件,功成行满,得赴蓬莱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