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归来岁月深,悲嗟脱剑挂高林。
欲知不负徐君意,便是当年让国心。
上国归来岁月深,悲嗟脱剑挂高林。
欲知不负徐君意,便是当年让国心。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情感真挚。开篇“上国归来岁月深”,即设定了一个时间悠久、往事如烟的背景,让人不禁思索过往的辉煌与现实的沧桑。“悲嗟脱剑挂高林”一句,则通过对脱落之剑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英雄末路的哀婉情怀。剑作为武士的象征,其脱落不仅意味着力量的衰退,更暗示了某种信念或理想的坍塌。
而“欲知不负徐君意,便是当年让国心”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承诺的坚守和对旧友情谊的珍视。这里的“不负徐君意”,表明了诗人对于朋友之信用的珍重,以及对过往诺言的忠实。这一系列的情感流露,共同构筑了一种深沉、复杂的心灵世界。
整首诗通过简约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种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让人读之而思,感慨系之。
修城去,劳复劳,途中哀叹声嗷嗷。
几年备外敌,筑城恐不高。
城高虑未固,城外重三壕。
一锹复一杵,沥尽民脂膏。
脂膏尽,犹不辞,本期有难牢护之。
一朝敌至任推击,外无强援中不支。
倾城十万户,屠灭无移时。
敌兵出境已踰月,风吹未乾城下血。
百死之馀能几人,鞭背驱行补城缺。
修城去,相对泣,一身赴役家无食。
城根运土到城头,补城残缺终何益。
君不见得一李绩贤长城,莫道世间无李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