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维芳草合,棹繫暮云连。
野思生繁笛,閒愁入远天。
舟维芳草合,棹繫暮云连。
野思生繁笛,閒愁入远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初登新舫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舟维芳草合”,以“芳草合”三字,生动地展现了船停泊在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旁的景象,芳草茂盛,生机勃勃,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接着,“棹繫暮云连”一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描绘出船桨与晚霞相连的景象,晚霞映照在水面上,与船桨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野思生繁笛”,诗人通过“繁笛”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田野间生活的向往和思考。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田野的故事,引发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思。“閒愁入远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内心的闲愁融入广阔的天空之中,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也暗示了他对远方世界的憧憬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船初登新舫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别君未月馀,情思一何渺。
两夕频梦君,宛在松门道。
花雨昼濛濛,深绿莺啼小。
于时见君来,坐石漫倾倒。
赠我以加餐,劝我归必早。
予即前致辞,为言山水好。
感君促归期,常恐及秋老。
有身难奋飞,却羡空中鸟。
遗书慰高堂,镫前复草草。
枕落忽惊翻,千峰月初晓。
关山月,关山月,山月高高漏未歇。
城头一夜戍角鸣,大帅平明大纛行,寒沙万里晓光白,斥堠千山烽火青。
昨从都尉下三山,复逐轻车出汉关。
三边积雪埋头白,五夜胡风彻甲寒。
月色营前凝望久,重窥记自葱岭首。
多情不舍出塞骑,犹为离人照刁斗。
关山月,愿分一半清皎光,为照闺中望月常如此。
塞上征人行未已,醒时惆怅月照席,梦里空迷塞烟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