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一茅屋,秋尽成苍唐。
蟋蟀吟夜户,似为劳者倡。涫?胸若波,宛转在空床。
烧兰起弹瑟,可以亲鸾凰。
宫徵良已昧,苦甘徒备尝。
万事成琐尾,振衣东壁光。
高林一茅屋,秋尽成苍唐。
蟋蟀吟夜户,似为劳者倡。涫?胸若波,宛转在空床。
烧兰起弹瑟,可以亲鸾凰。
宫徵良已昧,苦甘徒备尝。
万事成琐尾,振衣东壁光。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秋夜景象。首句“高林一茅屋”,点出诗人身处寂静的山林之中,茅屋显得孤独而静谧。随着季节的推移,“秋尽成苍唐”,暗示时光流转,万物萧瑟,茅屋也融入了这苍茫的秋色中。
“蟋蟀吟夜户,似为劳者倡”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蟋蟀的鸣叫比作对辛勤劳动者的鼓舞,增添了诗意的温度。接下来,“涫?胸若波,宛转在空床”,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起伏和情感的波动,仿佛心潮如波,在空荡的床榻上回荡。
“烧兰起弹瑟,可以亲鸾凰”两句,诗人借兰花燃烧的香气和瑟音的悠扬,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借此接近理想中的美好境界。然而,“宫徵良已昧,苦甘徒备尝”,意味着虽然追求美好,但现实中的困惑和苦涩仍无法避免。
最后,“万事成琐尾,振衣东壁光”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感叹人生琐碎,但仍怀揣希望,期待在东壁的光芒中找到解脱或启示,寓意着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