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船子和尚赞》
《船子和尚赞》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赞

烟水寒,扁舟小,华亭江上相寻讨。

负命底劈口一桡,点头处狼藉不少。

父子怯相酬,谁道翻身早。出黄芦,入红蓼。

收拾丝纶,江天未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以船家生活为背景,通过"烟水寒"和"扁舟小"的环境渲染,展现了江面上清晨的冷寂与孤寂。"华亭江上相寻讨"暗示了人物间的寻找和互动,可能是在寻找某种答案或情感的寄托。

"负命底劈口一桡,点头处狼藉不少"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负命"可能指背负命运的重压,"劈口一桡"和"点头处狼藉"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妥协。

"父子怯相酬,谁道翻身早"表达了父子之间可能存在的紧张关系,以及对改变现状的不确定和迟疑。"出黄芦,入红蓼"进一步描绘了船只行进在芦苇丛生的江面,色彩对比鲜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收拾丝纶,江天未晓"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继续,诗人以江天未明的景象结束,留下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船家生活的真实与苦涩,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和对未来的期盼。释智愚作为宋代僧人,其作品往往带有禅意,此诗也不例外,体现了他对生活苦难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题王舍人墨竹

我本山野人,夙抱烟霞疾。

何处惯经行,松篁与泉石。

晴窗偶看琅玕图,淋漓醉墨倾金壶。

崇冈怪石相高下,冷雨疏烟半有无。

数竿晴,渭川日暖春风轻。

数竿老,嶰谷千年霜雪饱。

数竿敧,楚江岁晚寒风吹。

数竿侧,淇澳秋深雨萧瑟。

千竿万竿难尽名,林峦髣髴清风生。

交枝直干平安态,劲节虚心君子情。

对此怡然乐清赏,抚卷无言发遐想。

烟雨濛濛语鹧鸪,诗怀长在湘江上。

(0)

和陶饮酒诗

寄此一椽下,日遭群动喧。

我自饮吾酒,勿觉日影偏。

终身在城市,仍不异云山。

清风与明月,有时相往还。

昨者事已往,今者又何言。

(0)

讯冯夫垂病

团团坠秋露,戚戚下庭柯。

念君同怀子,鍊药守岩阿。

洗马体善羸,徵君爱养疴。

侧置素丝琴,手把黄金华。

仙茎传三岛,遥情憩八遐。

七发为余起,二竖其奈何。

言保金石躯,黄发共婆娑。

(0)

赠粤东黎子美周

翡翠生炎州,光彩何陆离。

珊瑚湛海南,灼烁生奇枝。

黎子美无度,冰雪为标姿。

罔象寄心想,尔雅摛文辞。

清芬齿牙间,披襟散凉飔。

骤合意倾倒,乍离中踟蹰。

罗浮七十二,峰峰助支颐。

愿乘云霞色,往映双峨眉。

(0)

拟古二首·其一

曲阁临广陌,下折杨柳枝。

上有愁思人,终日不披帷。

杂佩何玲珑,实为君所遗。

被服至于今,未尝少乖离。

梦寐难以逝,愿托东风吹。

迢迢万馀里,君心焉可知。

安敢望君心,惟念寒与饥。

(0)

临淮道中雪

昨日春气暄,仆夫俱喘汗。

今晨北风厉,雪花卷行幔。

天时自回薄,人意惊错换。

况乃事徂征,恻恻羁魂断。

长淮望不极,钟离道方半。

踉跄赴邮程,渺瀰惑阡畔。

暝鸦寒不呼,翻飞忽零乱。

车上冰满髭,车下泥没骭。

红烛映深帘,宁知旅人叹。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