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春气暄,仆夫俱喘汗。
今晨北风厉,雪花卷行幔。
天时自回薄,人意惊错换。
况乃事徂征,恻恻羁魂断。
长淮望不极,钟离道方半。
踉跄赴邮程,渺瀰惑阡畔。
暝鸦寒不呼,翻飞忽零乱。
车上冰满髭,车下泥没骭。
红烛映深帘,宁知旅人叹。
昨日春气暄,仆夫俱喘汗。
今晨北风厉,雪花卷行幔。
天时自回薄,人意惊错换。
况乃事徂征,恻恻羁魂断。
长淮望不极,钟离道方半。
踉跄赴邮程,渺瀰惑阡畔。
暝鸦寒不呼,翻飞忽零乱。
车上冰满髭,车下泥没骭。
红烛映深帘,宁知旅人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临淮道中的雪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昨日春气暄,仆夫俱喘汗”描绘了前日温暖的春日景象,仆人们因天气炎热而汗流浃背。接着,“今晨北风厉,雪花卷行幔”则迅速转向描述清晨北风凛冽,雪花纷飞,将行进的帐篷卷起,展现了天气的突变。
“天时自回薄,人意惊错换”表达了自然界变化对人心的影响,暗示了诗人对天气骤变的惊讶和不安。随后,“况乃事徂征,恻恻羁魂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因行役之事而感到孤独和忧伤,仿佛被羁绊的灵魂在寒冷中颤抖。
“长淮望不极,钟离道方半”描绘了诗人遥望无尽的淮河,而自己仅行进了一半路程,既表现了旅途的漫长,也暗示了内心的疲惫与期待。接下来,“踉跄赴邮程,渺瀰惑阡畔”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进中的艰难与迷茫。
“暝鸦寒不呼,翻飞忽零乱”描绘了傍晚时分,乌鸦在寒冷中翻飞,显得零乱而无助,这一场景与诗人的孤独感相呼应。最后,“车上冰满髭,车下泥没骭”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车上的冰霜与车下的泥泞,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
“红烛映深帘,宁知旅人叹”则以温馨的场景结束,红烛映照着深垂的窗帘,却无法掩盖旅人内心的叹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与孤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和人生旅途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南州大雪从来少,数日山庄三尺厚。
一点游尘着处无,四檐明月连宵有。
琼树应迷谷口樵,玉蓑不脱溪边叟。
清池片石叠寒毡,远岫疏松排秃帚。
鸢肩独耸费吟哦,鹤发相辉惜衰朽。
梅清竹瘦转凭陵,鸟仆猿僵罢飞走。
孤烟冷舍自无聊,横宝当途谁得取。
宜消瘴疠拯群黎,忽报丰登随众口。
高士轩中爱煮茶,将军帐下催斟酒。
种石辛勤璧在田,照书烂漫珠盈斗。
阴崖北向云影开,旭日东来涧声吼。
眼前光景渐消磨,石门天柱长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