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七》
《菩萨蛮·其七》全文
清 / 郑文焯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镜堂前后花交见。歌纨裁月难遮面。憔悴问花枝。

玉颜非别时。浅妆工薄媚。弦上西风泪。

灯黯塞鸿归。一声肠九回。

(0)
鉴赏

这首《菩萨蛮(其七)》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情感深沉的画面。

“镜堂前后花交见”,开篇以镜堂为背景,前后花木交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暗示了主人公所在的空间环境,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歌纨裁月难遮面”,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的歌声比作裁剪月亮,既形象地表现了歌声的美妙,又暗示了女子的面容之美。然而,“难遮面”三字则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哀愁,仿佛美好的事物难以掩盖内心的忧伤。

“憔悴问花枝,玉颜非别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女子面对憔悴的花枝自问,为何自己的容颜不再如往昔。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浅妆工薄媚,弦上西风泪”,女子虽然精心打扮,但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哀愁。这句中的“浅妆”与“薄媚”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女子的深情与脆弱,也暗示了她试图通过外表来掩盖内心痛苦的努力。

“灯黯塞鸿归,一声肠九回”,最后两句以景结情,画面中灯火黯淡,大雁南飞,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女子的一声长叹,仿佛穿越时空,回荡在读者的心间,引发深深的共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寄托了人物复杂的情感,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朝代:清   字:俊臣   号:小坡   籍贯:鹤道   生辰:1856~1918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勉诸生习小学四首·其三

纷纷竞巧斗妍馀,谁复留情向此书。

莫道陈言没巴鼻,晦翁元是宋名儒。

(0)

戊午七月访清江浦冬官席文同地曹刘用熙饮于园亭赋此

潦倒青江兴忽催,紫薇花好为谁开。

亭孤刚聚三人话,径僻还容二仲来。

共把浮云看世计,更将淮酒引磁杯。

斯文一会殊非偶,返照秋光满草莱。

(0)

登太白楼·其四

凤凰台上望分明,白鹭洲连白下城。

好景未忘崔灏句,此楼谁扁谪仙名。

一樽留醉任人里,千载来歌越客情。

纵步危栏虽百尺,天阶犹有未趋程。

(0)

次韵答吴居士

老去青毡不怨寒,閒将镜水静中看。

幅巾何处来斯老,西席裒然对冷官。

铅椠未嗟身计薄,烟霞聊放脚头宽。

太平八十身长健,懒逐飞尘听八鸾。

(0)

侍御彭宪卿出示过处州次却金亭韵一绝依韵奉答

沈香曾见一亭孤,何处东莱又此夫。

影响前头觑未破,敢论天宇半尘无。

(0)

游德藏寺四首·其四

大隐留斯地,喧中寂本佳。

雨肥苍耳色,秋老决明芽。

佛了三生幻,僧防一念差。

经函千万卷,苦海浩无涯。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