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龚润寰》
《次韵答龚润寰》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归来暌别怅如何,燕市当年意气多。

我已有心依菽水,君今何事叹嗟跎。

凤雏自是毛俱奋,鸥侣犹然鬓未皤。

国是纷拿殊未了,可容紫帽发长歌。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龚润寰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首句“归来暌别怅如何”,描绘了诗人重逢老友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接着,“燕市当年意气多”一句,回忆起与友人在燕市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令人怀念。

“我已有心依菽水”表明诗人愿意在生活琐事中陪伴友人,给予温暖与支持。“君今何事叹嗟跎”则表达了对友人现状的关切,询问友人为何感叹时光易逝,事业无成。

“凤雏自是毛俱奋,鸥侣犹然鬓未皤”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振翅欲飞的凤凰雏鸟和未白头的鸥侣,寓意虽遭遇困境,但内心仍充满希望与活力,不因年华老去而失去斗志。

最后,“国是纷拿殊未了,可容紫帽发长歌”点明了国家大事尚未解决,诗人期待友人能放下个人的困扰,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紫帽象征友人的身份或地位,鼓励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期待,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宿瓠园赠何秋辇五首·其二

维扬三日此勾留,月影扶疏花影稠。

名士园亭才子笔,一门风雅足千秋。

(0)

大石山房

又作西城半日留,短筇筋力试山游。

爱随云气穿仙掌,笑插花枝上佛头。

三面城根三面水,一层树杪一层楼。

人情那得能知足,好景多贪极目收。

(0)

辛亥岁暮杂诗二十首·其十二

门外微风又过萧,仓琅遥撼树头瓢。

白云送老三休记,红烛消寒七者寮。

乞米僧来抛短景,抱琴客去醉良宵。

无端计及雕枯复,春病春心发柳条。

(0)

观我四首·其一

子天丑地例初开,块肉呱然只解哀。

从此世间添个我,不知何处送将来。

千年黄土重翻样,九转丹宫别结胎。

拟向空王通宿命,个中经过几轮回。

(0)

春树·其一

老树不知老,无文也有文。

托根深处稳,生意静中分。

红绽花朝雨,青留叶底云。

荣枯今已定,何必问东君。

(0)

怀沙亭独坐有作·其二

咫尺江门有我师,依依孀母白头时。

文章直与天无作,画破鸿濛笑宓羲。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