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
《梅花》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木落山空独占春,十分清瘦转精神。

雪疏雪密花添伴,溪浅溪深树写真。

三弄笛声风过耳,一枝筇影月随身。

吟罢欲断相逢处,恐是孤山隐逸人。

(0)
翻译
秋叶落尽,山色空旷,春天独享,显得分外清新瘦削,反而更显精神。
无论是稀疏的雪花还是密集的雪花,都伴随着花朵,溪流浅深,树木倒映其中,如同一幅真实的画卷。
悠扬的笛声在风中回荡,竹杖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仿佛与月同行。
吹完笛后,我沉浸在相遇之地,恐怕那里住着的是孤山上的隐士。
注释
木落:秋天树叶凋零。
山空:山色空旷。
清瘦:形容人或物清雅而消瘦。
添伴:增加陪伴。
写真:如实地描绘。
三弄笛声:反复吹奏笛声。
筇:竹杖。
吟罢:吟唱完毕。
孤山隐逸人:孤山上的隐居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林的静谧图景,木落而山空,是季节更迭和自然轮回的写照。"十分清瘦转精神"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感悟与体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雪疏雪密花添伴"一句,通过对雪和花的描写,表现了梅花独自绽放于严寒中的孤傲美。"溪浅溪深树写真"则是对山林中溪水与树木的一种动态写生,既突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也展示了自然景物在不同光影条件下的多样性。

"三弄笛声风过耳,一枝筇影月随身"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影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似乎正在享受着这种与自然交融的美好时刻。

最后,"吟罢欲断相逢处,恐是孤山隐逸人"则透露出诗人对那种可能在深山中隐居的人物的一种向往和敬意。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也反映出他对于世俗纷扰所持有的超然态度。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折射出了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远。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快倚亭

筑得危亭倚太空,品题曾属考亭翁。

著身高处不知快,多少池台在下风。

(0)

世路

春山寂寂锁云萝,林外钩辀声最多。

不是哥哥行不得,祇愁世路有风波。

(0)

阮郎归·其一

良辰佳景列华筵。笙歌奏管弦。位居荣显子孙贤。

功名事双全。庆祝寿,拜尊前。重重福禄坚。

愿如彭祖寿齐年。金杯劝寿仙。

(0)

寄二华隐者

我本厌虚名,致身天子庭。

不终高尚事,有愧少微星。

北阙空追悔,西山羡独醒。

秋风旧期约,何日去冥冥。

(0)

菩萨蛮·其二

谁能画取沙边雨。和烟澹扫蒹葭渚。别岸却斜晖。

采莲人未归。鸳鸯如解语。对浴红衣去。

去了更回头。教侬特地愁。

(0)

游真阳石室

昔读到难篇,乃闻真阳室。

亦尝惟斯人,称道或浮实。

邈在数千里,莫觌烟霞质。

青山有独往,吾志久已必。

如何骖俗驾,尚此纡朝绂。

谬分南顾忧,惟刑在钦恤。

孤宦虽云远,胜践其敢失。

行行访云岩,草树披蒙密。

呀然一穴开,势欲吞朝日。

岚光屏障展,乳溜龙蛇屈。

溪流自清泚,松韵何萧瑟。

酌酒饮游客,谓言此可述。

周生诚不诬,所纪穷纤悉。

惜哉非吾土,无由寄蓬荜。

平生丘壑心,与道共湮郁。

难进而易退,终当守儒术。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