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光浮动紫烟收,禁漏初传午夜筹。
乍见扶桑明晓仗,却瞻阊阖觐宸旒。
一痕斜月双龙阙,百叠春云五凤楼。
潦倒江湖今白发,可能供奉殿东头。
祥光浮动紫烟收,禁漏初传午夜筹。
乍见扶桑明晓仗,却瞻阊阖觐宸旒。
一痕斜月双龙阙,百叠春云五凤楼。
潦倒江湖今白发,可能供奉殿东头。
这首诗描绘了午门朝见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祥光浮动紫烟收,禁漏初传午夜筹”以动态的笔触勾勒出祥瑞之气与时间流转的氛围,紫烟的消散象征着清静与庄严,禁漏的初传则暗示着时间的精确与仪式的庄重。接下来,“乍见扶桑明晓仗,却瞻阊阖觐宸旒”两句,通过“扶桑”和“阊阖”的意象,展现了日出时分朝见的辉煌场景,同时“明晓仗”和“觐宸旒”则强调了朝见的秩序与尊贵。
“一痕斜月双龙阙,百叠春云五凤楼”描绘了月色下的皇宫景象,双龙阙与五凤楼作为皇宫的标志性建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壮观,而“百叠春云”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最后,“潦倒江湖今白发,可能供奉殿东头”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漂泊江湖后,如今虽有机会进入皇宫供职,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奈与感慨,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午门朝见的宏大场面以及诗人复杂的心绪,既体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庄严与神秘,也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微妙关系。
世人好结交,结交如麋麇。
君子重结交,结交比金银。
麋麇惊则散,金银烁则新。
我侪二三子,束发少小亲。
寒暄十年外,居址尚比邻。
岂无死与生,岂无富与贫。
同忧处乱世,恭敬祈免身。
归子性最纯,无故为冤民。
幸逢奇侠士,今易儒者巾。
采芹乐泮水,呼我酌更斟。
欲酌向他人,他人未必真。
不如二三子,习熟寡费神。
兰蕙自楚楚,百草蔓荆榛。
交隘吾道广,未愿四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