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门朝见》
《午门朝见》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祥光浮动紫烟收,禁漏初传午夜筹。

乍见扶桑明晓仗,却瞻阊阖觐宸旒。

一痕斜月双龙阙,百叠春云五凤楼。

潦倒江湖今白发,可能供奉殿东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午门朝见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祥光浮动紫烟收,禁漏初传午夜筹”以动态的笔触勾勒出祥瑞之气与时间流转的氛围,紫烟的消散象征着清静与庄严,禁漏的初传则暗示着时间的精确与仪式的庄重。接下来,“乍见扶桑明晓仗,却瞻阊阖觐宸旒”两句,通过“扶桑”和“阊阖”的意象,展现了日出时分朝见的辉煌场景,同时“明晓仗”和“觐宸旒”则强调了朝见的秩序与尊贵。

“一痕斜月双龙阙,百叠春云五凤楼”描绘了月色下的皇宫景象,双龙阙与五凤楼作为皇宫的标志性建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壮观,而“百叠春云”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最后,“潦倒江湖今白发,可能供奉殿东头”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漂泊江湖后,如今虽有机会进入皇宫供职,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奈与感慨,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午门朝见的宏大场面以及诗人复杂的心绪,既体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庄严与神秘,也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微妙关系。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送朱子葆归嘉兴

孤飞越鸟恋南枝,白草黄花客去迟。

小阁共眠秋雨夜,危樯独挂晓霜时。

狂歌一曲愁先结,痛饮千钟醉莫辞。

门外江风复江水,解维何处寄相思。

(0)

登恒山·其二

不尽浮云起北隅,离离城郭望中孤。

荒原白草还今古,战骨青磷半有无。

委伏万山连抱犊,巑岏一道隐飞狐。

凭高莫问探符事,昔日嬴秦亦已徂。

(0)

雨中集饮周忠介公蓼庵与如须怀旧作

云旗一片绕西台,铁笛横吹第几回。

茂苑花开堪过日,寒山钟断好衔杯。

雄心视辙收三败,老泪冲河赋《八哀》。

怅望美人临北渚,自骑天马渡江来。

(0)

入白门

白门迢递夕阳闲,千里闽天一日还。

依旧客情无别事,逢人都问武夷山。

(0)

归元祉游乡校诗

世人好结交,结交如麋麇。

君子重结交,结交比金银。

麋麇惊则散,金银烁则新。

我侪二三子,束发少小亲。

寒暄十年外,居址尚比邻。

岂无死与生,岂无富与贫。

同忧处乱世,恭敬祈免身。

归子性最纯,无故为冤民。

幸逢奇侠士,今易儒者巾。

采芹乐泮水,呼我酌更斟。

欲酌向他人,他人未必真。

不如二三子,习熟寡费神。

兰蕙自楚楚,百草蔓荆榛。

交隘吾道广,未愿四海人。

(0)

从济生庵至乌龙潭憩潭上

微风吹林气,境惬无深浅。

落日泻潭影,临流恣遐眄。

灌木澄涟漪,水容纷漾演。

人烟虽密迩,颇不闻鸡犬。

宛宛旧行迹,十载一来践。

惜无幽人庐,蒿径为子剪。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