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谷登,其劳不可当。
今日据岭下,鋗人逸倍常。
乃知劳逸本无定,在乘其势处之详。
万事不可数偻指,镃錤待时而已矣。
拂谷清风笑我言,不如御行之列子。
昨日由谷登,其劳不可当。
今日据岭下,鋗人逸倍常。
乃知劳逸本无定,在乘其势处之详。
万事不可数偻指,镃錤待时而已矣。
拂谷清风笑我言,不如御行之列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过岭至泠然阁作》。诗中以过山岭的经历为背景,探讨了劳逸之间的相对性与变化性。
首句“昨日由谷登,其劳不可当。”描述了昨天攀登山谷的艰辛,劳动之大难以承受。接着,“今日据岭下,鋗人逸倍常。”转而描绘今日站在山岭之下,感到轻松愉快,劳动强度大大减轻。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感受,诗人揭示了劳逸状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取决于所处环境和形势的变化。
“乃知劳逸本无定,在乘其势处之详。”这句话点明了劳逸的不确定性,强调了在不同情境下应细致考量如何调整自身状态以适应环境。随后,“万事不可数偻指,镃錤待时而已矣。”进一步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变化莫测,唯有耐心等待时机,适时采取行动才是关键。
最后,“拂谷清风笑我言,不如御行之列子。”诗人以清风拂过山谷,似乎在嘲笑他的言论,暗示自然界的规律与智慧远超人类的理解。同时,他表达了自己愿意效仿列子,即古代道家哲学家列御寇,追求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过岭经历为引子,深入探讨了劳逸、时机、顺应自然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亭子诸峰最高处,以不常来如始遇。
秋风策骑一遨游,岩树涧葩皆兴助。
金山西北黑山东,天桥对面当亭中。
我欲因之诣彼岸,佺侨之辈其相逢。
佺侨仙术无济世,寄意则可难从事。
黍原荞巘皆本图,外靖内安寻至计。
煌煌圣藻石屏悬,齐年却识辛卯年。
回思承训御座前,敢不蘉乎佛时肩。
新晴利穑良欣怀,玉泉秋晓重游来。
窣堵初落成宜望,白玉千尺玲珑堆。
山头八方入遥目,极顶自更延远瞩。
却为前兹造上层,不必重登意已足。
兹非兹讵前非前,意同目异半与全。
塔影风铃幻声色,空诸所有皈青莲。
白云一缕生足底,似是天龙闻法喜。
净缘缀景则不无,而我觉未安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