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将暮,牛来归。
扣角弄笛牛不饥,稚子跨背叟候扉。
黄昏牛卧蝙蝠飞,雨湿牛栏生䇹衣。
老牸秃速小犊肥,八口之家凭尔为。
官府催钱议卖犊,与其卖犊宁拆屋。
日将暮,牛来归。
扣角弄笛牛不饥,稚子跨背叟候扉。
黄昏牛卧蝙蝠飞,雨湿牛栏生䇹衣。
老牸秃速小犊肥,八口之家凭尔为。
官府催钱议卖犊,与其卖犊宁拆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傍晚归牧图。诗人田雯以质朴的语言,通过"日将暮"的背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真实场景。"牛来归",简洁明了地叙述了牛群回家的情景。接着,"扣角弄笛牛不饥",写出了牧童吹笛逗牛,牛儿安静的画面,体现出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稚子跨背叟候扉",描绘了家庭成员等待的情景,小孩子跨坐在老人背上,体现出家庭的温馨和亲情。"黄昏牛卧蝙蝠飞",进一步渲染了傍晚的宁静,蝙蝠的出现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雨湿牛栏生䇹衣",描述了雨后牛栏的湿润和生活的艰辛,"䇹衣"暗示了主人衣衫单薄,生活困苦。"老牸秃速小犊肥",则反映出家中的经济状况,一头老母牛和几只小牛是家庭的主要财产。
最后两句"八口之家凭尔为"和"官府催钱议卖犊"揭示了家庭的困境,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考虑卖掉牛犊,甚至到了"与其卖犊宁拆屋"的地步,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展现了清代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一片青山是何处,复岭层峦清可数。
春来缥缈生白云,云际连延见芳树。
雨声半夜涨溪流,隐者虚亭近水幽。
寻常书帙有真乐,况复同志来扁舟。
展图彷佛沙溪路,四十年馀记曾去。
鹅鼻峰高捲翠岚,鸡潭波静澄寒雾。
百川先生富天趣,一笑相逢豁襟度。
携酒持鱼踏白沙,共我酣唫不知暮。
先生乘云竟不归,令弟郎曹荣锦衣。
每同感慨论畴昔,还忆旧游心不违。
我愧非才侍丹阙,壮岁叨荣已华发。
投簪他日或蒙恩,更访沙溪棹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