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刘伯埙所藏云山图》
《题刘伯埙所藏云山图》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一片青山是何处,复岭层峦清可数。

春来缥缈生白云,云际连延见芳树。

雨声半夜涨溪流,隐者虚亭近水幽。

寻常书帙有真乐,况复同志来扁舟。

展图彷佛沙溪路,四十年馀记曾去。

鹅鼻峰高捲翠岚,鸡潭波静澄寒雾。

百川先生富天趣,一笑相逢豁襟度。

携酒持鱼踏白沙,共我酣唫不知暮。

先生乘云竟不归,令弟郎曹荣锦衣。

每同感慨论畴昔,还忆旧游心不违。

我愧非才侍丹阙,壮岁叨荣已华发。

投簪他日或蒙恩,更访沙溪棹明月。

(0)
鉴赏

此诗《题刘伯埙所藏云山图》由明代诗人杨士奇创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山的壮丽景色与隐逸生活的宁静美好。

首句“一片青山是何处,复岭层峦清可数”以疑问开篇,引人入胜,仿佛引领读者穿越到那片未知的青山之中,探寻其神秘所在。接着,“春来缥缈生白云,云际连延见芳树”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云雾缭绕,白云飘渺,与远处的绿树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雨声半夜涨溪流,隐者虚亭近水幽”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山间小亭的幽静,雨声与溪流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下来,“寻常书帙有真乐,况复同志来扁舟”表达了对读书之乐和志同道合之友的向往,以及在扁舟上与友人共享快乐的情景。

“展图彷佛沙溪路,四十年馀记曾去”通过回忆与想象,将读者带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之中,仿佛亲历了那些曾经走过的沙溪之路。随后,“鹅鼻峰高捲翠岚,鸡潭波静澄寒雾”描绘了鹅鼻峰的高耸与翠绿的山岚,以及鸡潭水面的平静与寒雾的澄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纯净。

“百川先生富天趣,一笑相逢豁襟度”赞美了百川先生的天性趣味,以及与之相遇时的愉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携酒持鱼踏白沙,共我酣唫不知暮”描述了与友人一同饮酒、持鱼踏沙的欢乐场景,直到夜幕降临仍不知归途,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云山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友情与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杂咏·其二

蕉扇停挥白苧凉,摇琴未鼓竟先忘。

绿杨风静山如画,人在清都白玉堂。

(0)

题画

金玉湖光锦绣纹,草香风暖鹿成群。

洞门深去知何处,听得鸾笙入綵云。

(0)

村居

暖风吹绿山前草,膏雨染红溪上花。

满地芳菲春正好,古林幽屋是谁家。

(0)

题方同知马图·其四

杨柳风高隔树嘶,满身流赭解鞍迟。

如何斗水能消渴,不及长城饮窟时。

(0)

林溪六景·其六溪桥残雪

日暖风寒野色昏,危梁半露水添痕。

行吟索共梅花语,春在寒梢剩几分。

(0)

园梅盛开二首·其一

暖透孤根雪乍消,冰花万点缀寒条。

寻幽欲寄山中客,忘却西湖有断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