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而望远海》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乐府曲辞

登高丘,望远海,三千徐市今何在。

屃屃断六龙,鲸鲵光五彩。

金阙空悬夜蚌珠,珠光显晦常相待。

君不见海师河伯递沉浮,灵不到蓬莱洲。

饮民之膏食民血,嗟哉万里烟尘何处收。

(0)
鉴赏

这首诗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考。开篇“登高丘,望远海”,诗人以登高远眺的姿态,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气魄。接着,“三千徐市今何在”一句,借古代传说中的徐福东渡求仙之事,引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现代社会中追求理想与实现梦想的探讨。

“屃屃断六龙,鲸鲵光五彩”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壮观的画面,六龙断尾象征着力量的消逝,五彩鲸鲵则寓意着生命的绚烂与变幻。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壮丽,也隐喻了世间万物的兴衰更替。

“金阙空悬夜蚌珠,珠光显晦常相待”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探索,金阙象征着理想与仙境,夜蚌珠则是自然界中的奇珍异宝,其“显晦”则暗示了事物的明暗变化,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后半部分“君不见海师河伯递沉浮,灵不到蓬莱洲”通过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对人间世事无常、神仙难觅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

“饮民之膏食民血,嗟哉万里烟尘何处收”则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揭示了某些人利用民众资源谋取私利的现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道德沦丧的痛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春日迓新使君·其一

半生穷巷抱遗经,多谢诸公说姓名。

四十头颅成底事,五更炊黍学将迎。

(0)

余石月挽词·其一

学重今颜子,年高汉伏生。

鲤庭传道德,鳣序列公卿。

忠孝平生事,诗书后世名。

于公无一憾,多士自伤情。

(0)

绍兴甲子予待试庐陵辞曹厅是秋失解后六年乃与计偕考官七人今惟提刑少监赵氏独寿而康其子仲肃来为掾即诗人堂之西辟小斋记予肄业之所写真求赞并题二诗·其二

五十馀春一远庄,耕夫虽老未抛荒。

审言堂上新司户,子厚书中顾十郎。

(0)

中秋梅桂盛开前所未有黄岩老通判欲赋诗纪异辄以二韵引玉

岩前丹桂陇头梅,元是蟾宫一处栽。

怪底今年秋月好,同时仙子下瑶台。

(0)

山行行歌十首·其四

虫蛀黄连彻夜焚,秦谣楚诵少人闻。

近前欲问新宫信,鹤带灵芝入暮云。

(0)

接花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

花小可使大,子少可使繁。

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

自矜接花手,可夺造化权。

众闻悉惊诧,遣我屡叹吁。

用智固巧矣,天时可易欤。

我欲春采菊,我欲冬赏桃。

汝不能栽接,汝巧亦徒劳。

雨露草必生,雪霜松不死。

不死有本性,必生亦时尔。

汝之所变易,是亦时所为。

时乎不可违,何物不随时。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