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甘庄下视雁代诸山有作》
《过甘庄下视雁代诸山有作》全文
明 / 苏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极目川原遍,双眉紫翠间。

水光全帖地,岚气半沈山。

白鸟云边没,青骊树杪还。

伯牙琴兴剧,何日乞身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甘庄俯瞰雁代诸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首句“极目川原遍,双眉紫翠间”以开阔的视野开篇,将读者带入一片广袤无垠的自然景观之中,山峦叠嶂,色彩斑斓,仿佛双眉间也映衬着这紫翠交织的美景。

接着,“水光全帖地,岚气半沈山”两句,细腻地刻画了水面与山峦之间的和谐共生。水光与大地相接,显得格外平和;而山间的岚气则如同轻纱般半掩着山体,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白鸟云边没,青骊树杪还”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白鸟在云层中若隐若现,似乎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而青骊(可能指一种特定的马或颜色)则在树梢间穿梭,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这两句通过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由与生命力的向往。

最后,“伯牙琴兴剧,何日乞身閒”借用伯牙弹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伯牙是古代著名的琴师,他的琴艺高超,能够激发人心中的情感。在这里,作者借伯牙之名,表达了自己渴望像伯牙一样,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并期待有一天能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内心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苏佑

苏佑
朝代:明   生辰:约公元1493——1573

苏佑,(约公元1493——1573)字允吉,一字舜泽,生卒年不详,蒙古苏氏五世,明朝濮州人(今河南范县王楼镇苏庄村),文学家。官至兵部尚书。苏佑爱好诗文,在文学方面负有盛名,著有《孙子集解》、《三关纪要》、《法家剖集》、《谷原诗文草》、《奏疏》、《建旃琑官》、《云中纪要》等书。 
猜你喜欢

秫坡像赞

江湖归隐鬓星星,白水青山远世情。

尊酒可能长日醉,钓丝低傍晚风清。

看云自足成幽况,垂老应知不用名。

深愧当年尘上客,仓皇何事日劳形。

(0)

挽龙训导二首·其二

云气从龙接九天,奎文遽隔紫微躔。

衣冠牢落三千路,诗礼从容五十年。

蘋藻有心严俎豆,箕裘得意富韦编。

伤心迢递招魂赋,处处青山有杜鹃。

(0)

兵后送人还乡

烽息山城乍战休,断魂江上送归舟。

乡关寥落风尘晚,泽国荒凉草树秋。

旧业半随烟烬灭,故江犹带夕阳流。

凄然闾里悲相见,满目莺花总是愁。

(0)

辽东春日四首·其一

习习东风到海滨,乾坤万汇总知春。

东辽风物催人老,南国江山入梦频。

恶况已随尘土去,好怀应共岁华新。

酴酥一石诗千首,醉倒渊明漉酒巾。

(0)

访陈原道

良金山下忆重游,松桂森森曲径幽。

歌彻采箫人未遇,一声猿鹤碧天秋。

(0)

送王教谕

海珠寺前潮水平,归舟一叶归囊轻。

故人恋恋不忍别,卮酒欲举难为情。

故人家在临川侧,云水茫茫杳南北。

一别亲庭七载馀,长忆恩情岂终极。

自谓双亲俱白头,百年强健仍优游。

庄树故为淹岁月,老干倏尔摧林丘。

东风千里传消息,北堂悲号抚腔臆。

浓愁暗结暮云青,归思已逐春江碧。

故人使我感激歌离群。士子空执经,孰与共论文。

黔黎空叹息,孰与为明伦。

我有一斗酒,此后何处觅佳友。

我有一张琴,此后何处觅知音。

兴言至此公莫哀,人生会别去复来。

三年释服谒天子,声名先到黄金台。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