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迥奇绝,独立东南州。
上与元气合,下见沧海浮。
烟霞日莽互,何人穷其幽。
二君策高足,能为十日游。
白云度千岭,青天开双眸。
扪星帝座近,得句山灵愁。
倦来卧萝月,海风吹萧飕。
洞天閟瑶草,何时寻丹丘。
四明迥奇绝,独立东南州。
上与元气合,下见沧海浮。
烟霞日莽互,何人穷其幽。
二君策高足,能为十日游。
白云度千岭,青天开双眸。
扪星帝座近,得句山灵愁。
倦来卧萝月,海风吹萧飕。
洞天閟瑶草,何时寻丹丘。
这首诗描绘了四明山的壮丽景色和沈嘉则、汪长文两位先生的游历体验。诗人屠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明山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共融,以及云雾缭绕、烟霞弥漫的景象。山峰与天空相接,仿佛与元气融为一体,下方则是浩瀚的沧海,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壮阔感。
诗中提到的“二君”沈嘉则与汪长文,他们策马高足,进行了一次为期十日的游历。在这次旅行中,他们穿越千岭,仰望青天,视野开阔,心胸豁然。他们触摸到仿佛接近天庭的星辰,感受到山灵的愁绪,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他们在山中的生活状态——在月光下休息,感受海风的吹拂,似乎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四明山中隐藏的瑶草仙境的向往,期待有一天能寻访到传说中的丹丘,进一步探索自然界的神秘之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四明山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游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之心。
系马河桥驿。看隋堤、夜来霜重,顿凋柳色。
故国重阳风雨际,已是千愁堆积。
又何况、他乡他席。
手种黄花开也未,拂征尘、破帽频欹侧。
抬望眼,水云隔。吴山兄弟登高日。
想风前、茱萸遍插。也应愁戚。
冷落园林谁送酒,伴着二人岑寂。
更遥忆、长途劳客。
木落猿啼天欲暮,料思君、思我同沾臆。
沙上雁,又嘹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