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渊明采菊图》
《渊明采菊图》全文
明 / 清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泛觞黄菊终非鸩,在眼青山殊有情。

好是晋家天地阔,此时何处著先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陶渊明采菊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情感投射。

首句“泛觞黄菊终非鸩”,以“泛觞”这一传统习俗引入,暗喻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欣赏,将黄菊比作美酒,寓意着在自然中寻得心灵的慰藉,而非世俗的诱惑。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既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次句“在眼青山殊有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转向了眼前的青山,赋予其“有情”的特质。这里的“有情”不仅指山川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生命哲思。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脉动与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表面的视觉感受,深入到了心灵深处。

第三句“好是晋家天地阔”,通过对比晋代的广阔天地,强调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时代,对于诗人而言,晋代的天地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最后一句“此时何处著先生”,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位置的思考。在这样的美好情境下,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是否能够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这不仅是对个人身份的追问,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采菊的画面,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清濋
朝代:明

明僧。浙江天台人,字兰江。尝说法于吴中,僧俗听讲者座至无所容。后居天界寺。太祖闻,召对称旨,制“清濋说”赐之。晚居无锡东禅寺。有《望云集》等。
猜你喜欢

闻角

嘹亮城头角吹长,五更声落戍楼霜。

铜符昼戟新开府,白草黄榆旧战场。

万马风生朝凛冽,九旗星闪夜辉煌。

元知纪律中原胜,未许骄夷敢跳梁。

(0)

白塔河问酒家

夕阳倒影下江洲,野寺河边暂泊舟。

此地传经曾白塔,谁家从事是青州。

风将送暖衣堪典,柳似招人客可投。

且贳村醪谋一醉,片帆明日任悠悠。

(0)

馆城北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庐。

妻孥来江上,我去城北居。

城北何所事,二生喜从余。

既爱童子真,且得人事疏。

长夏北窗竹,风吹几上书。

坐看墙外帆,树中去徐徐。

中情苟无系,触物皆有余。

今兹对佳节,秋风秋月初。

香稻感我鼻,归食江上鱼。

小女解思父,一见当何如。

(0)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其一

可惜春光半滞霪,青泥汨汨水涔涔。

途经千里归犹近,病觉三分治未深。

欲去尚看童仆面,相留秪愧故人心。

惊魂怕问前头路,老马驱驰已不禁。

(0)

吾族

吾族在宋代,轮翮称名门。

颇执仕韩节,终元无显人。

大明既中天,稍稍登缙绅。

迨兹三百年,奕叶被国恩。

小子最不才,暮忝观国宾。

迨兹祚中绝,空伤嫠妇魂。

五人下农禄,四叶太平民。

祈死非吾分,偷生愧此身。

悠悠盖棺意,欲与楚龚论。

(0)

郝琰公墓下作

郝之玺,今已矣。

忆君弃我已三年,一棺裹骨黄泉里。

我欲呼君君不起,惨柏悲松声聃耳。

几茎瘦草不成丛,是我频来泪浇死。

亡者不生,生者必亡。前后差期,鬼路茫茫。

譬如作客,指此为乡。客倦归来,晚聚一堂。

君如有约君莫忘,我谨待君蝴蝶床。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