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此君面,谁知面目真。
清风犹立懦,奇节仰先民。
共识此君面,谁知面目真。
清风犹立懦,奇节仰先民。
这首诗《人面竹》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通过“共识此君面,谁知面目真”开篇,巧妙地将人与竹相联系,寓意深刻。诗人以竹为喻,探讨了人性的真实面貌与外界认知之间的差异。
“清风犹立懦”,这一句描绘了在清风中,竹子依然挺立的姿态,象征着即使面对软弱或困难,人也应该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懦”字,既指人的软弱,也暗含了对坚守内心原则的赞美。
“奇节仰先民”,则表达了对古代先贤高尚节操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奇特节操,间接赞扬了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事迹的先民们,强调了学习和效仿他们崇高品德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自然特性,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性与道德的议题,鼓励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追求高尚的品格。
残腊关册,异乡昆弟,愁心未有,者番分手。
南浦荒鸡,西风瘦马,又挂一帆京口。
漫欲从兄去,便投簪、五湖三亩。
不堪离思,无情檐月,照来亭堠。五世门闾依旧。
算小字金,泥两人先。
后菽水高,堂经书幼,子婚嫁从今还。
又只道归来,归便归,来已堪搔。
首直须快意楼,倚笛画船携酒。
冷吟闲醉,判作凫鸥侣。
约略似江南,占一片、微波小住。
棕鞋桐帽,回首旧池塘,乌相树,门前路,摇落今何许。
帘衣垂了,四壁吸蛩语。
茅屋又秋风,也算是、杜陵羁旅。
客来访我,但问有人知,萧寺古,槐花雨,穿过残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