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唯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唯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黄庚所作的《暮春》,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芳事阑珊三月时",意指春花凋零,芳华已尽,三月的春光正逐渐消退。"春愁唯有落花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落花,表达出对春去的无奈和伤感,只有落花似乎能理解这份深深的愁绪。
"柳绵飘白东风老",柳絮纷飞,白色如雪,东风渐弱,显示出春天的衰败。"一树斜阳叫子规",夕阳西下,杜鹃鸟(子规)的啼声在空荡的枝头回荡,更增添了暮春的凄凉与寂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寓情于景,展现了暮春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
柳莺啼晓梦初惊。香雾入帘清。
胭脂淡注宫妆雅,似文君、犹带春酲。
芳心婉娩,媚容绰约,桃李总消声。
相如春思正萦萦。无奈惜花情。
曲栏小槛幽深处,与殷勤、遮护娉婷。
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