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回风不受帆,三山只在大江南。
使槎真带秋星湿,仙掌遥分夕露甘。
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岚。
泰坛建论昭灵贶,老我犹能效史谈。
弱水回风不受帆,三山只在大江南。
使槎真带秋星湿,仙掌遥分夕露甘。
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岚。
泰坛建论昭灵贶,老我犹能效史谈。
这首元代陈旅的《送李盘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诗,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李盘中真人前往江南三名山祭祀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首联“弱水回风不受帆,三山只在大江南”以弱水和三山为喻,弱水象征着难以驾驭的力量,而三山则隐喻着遥远的理想之地。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李盘中真人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未知。
颔联“使槎真带秋星湿,仙掌遥分夕露甘”进一步描绘了李盘中真人的形象。使槎(木筏)带着秋夜的星辰,仿佛是带着使命与希望前行;仙掌遥分夕露甘,则是将李盘中真人的形象与自然界的美好联系起来,寓意其高尚品德如同甘露滋润人心。
颈联“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岚”通过琮玉和宝香的意象,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琮玉礼神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与虔诚,而宝香随地结晴岚则暗示了仪式的氛围与效果,仿佛自然界的每一处都弥漫着神圣的气息。
尾联“泰坛建论昭灵贶,老我犹能效史谈”表达了对李盘中真人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其行为的肯定。泰坛建论昭灵贶,意味着李盘中真人的行动得到了神灵的庇佑与赐福;老我犹能效史谈,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年老但仍愿意学习并传承李盘中真人的精神与事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李盘中真人的高尚品德与非凡能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
李侯湖海士,瓜葛附婚友。
平生各转蓬,未曾接樽酒。
寄声维劳勤,江路常永久。
节物居然秋,蜕虫悲高柳。
传闻辟学馆,鼓士荐豚韭。
能使珥笔黔,稍知忠信有。
骄虎缩爪距,诗礼开户牖。
事胜感邦人,伐山谋不朽。
武功笔如椽,文字烂琼玖。
谓予有书癖,摹篆写科斗。
不珍金石刻,要我一挥肘。
安知乃儿戏,敢传万世后。
摩拂幼妇篇,惭非换鹅手。
公其勤劳来,嘉政民父母。
不用琢苍崖,丰碑在人口。
五老天然一会閒,太平时节振儒冠。
相君于理回天诏,辅国驱夷立塞桓。
妖术图奸梁木坏,党碑雷震雹冰寒。
丹心忠厚来安泰,惠泽垂流仰止看。
朱颜苦留不肯住,白发正尔欺得人。
婵娟去作谁家妾,意气都成一聚尘。
今日牛羊上丘垄,当时近前左右嗔。
花开鸟啼荆棘里,谁与平章作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