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六》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六》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封伦论治道,盛诋习俗漓。

郑公若砥柱,坐障狂澜驰。

嗟此古遗直,磊落胸中奇。

遭逢英明君,计画得小施。

刘蕡岂不伟,结舌竟如痴。

浚恒宁独然,天运固若斯。

焰焰趋愈下,滔滔竟何之。

万事吾不识,聊以善自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中的第六首。诗中通过对比郑公和刘蕡的不同命运,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际遇与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封伦论治道,盛诋习俗漓”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人们在讨论治理之道时,大力批判习俗的腐朽。接着,“郑公若砥柱,坐障狂澜驰”将郑公比作砥柱山,比喻他在乱世中坚守正道,阻挡着社会的动荡。然而,“嗟此古遗直,磊落胸中奇”感叹古代的正直之士虽有奇才,却难以施展抱负。

“遭逢英明君,计画得小施”表达了如果遇到明君,正直之士或许能有所作为的愿望。但紧接着,“刘蕡岂不伟,结舌竟如痴”通过对比刘蕡的才能与最终的沉默,暗示了即使有才华,也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施展。最后,“浚恒宁独然,天运固若斯”指出个人的努力可能受限于天命,历史的进程难以改变。

“焰焰趋愈下,滔滔竟何之”描绘了社会风气的恶化如同火焰越烧越旺,最终不知会导向何方。而“万事吾不识,聊以善自持”则表达了作者面对复杂世事的无奈,只能保持内心的善良,以自我修养来应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困境中保持道德操守的决心。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五言侍宴延庆殿同赋别题得阿阁凤应诏

帝台凌紫雾,仙凤下丹霄。

层巢依绮阁,清歌入洞箫。

逸彩桐间艳,浮声竹外娇。

自欣栖大厦,率舞为闻韶。

(0)

山家夏日九首·其六

山人有敝庐,竹树近扶疏。

傍岩开灶井,横涧引庭除。

障子游仙画,屏风章草书。

谁言非面俗,更欲赋《閒居》。

(0)

西灵观

八月秋高气渐清,再携琴剑宿西灵。

蕊珠新换当年殿,函谷重开往日经。

晋代宰王香馥馥,周朝柱史烛荧荧。

一声鹤唳人间晓,吟起晴空彻杳冥。

(0)

卷帘大悟

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

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擘觜打。

(0)

飞英寺

两岸槿花红障步,一行山色绿屏风。

(0)

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