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酿新柳,荡漾如春波。
欲学三眠稳,其如波响何。
垂杨酿新柳,荡漾如春波。
欲学三眠稳,其如波响何。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与水波相映成趣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动态美。诗人以“垂杨酿新柳”起笔,巧妙地将柳树的生长比作酒的酿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柳树在春风中蓬勃生长的情景。“荡漾如春波”,进一步渲染了柳树与水面相互映照的和谐画面,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春天的气息所包围。
接下来,“欲学三眠稳”,诗人借用了古代关于柳树生长习性的说法,即柳树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三次“睡眠”,以此来比喻柳树的成长过程。然而,“其如波响何”,诗人又以水波的声响反问,暗示了即使柳树努力成长,也难以完全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
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
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虚籁 一作:灵籁)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