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苗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
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
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
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根苗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
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
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
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桃花之美和生命力度的赞美。开篇“根苗不自武陵乡”表明桃树并非出自传说中的仙境武陵,而是在现实世界中生长,但依然拥有着非凡的光彩。
“挟暖凌寒独有光”则形象地描绘了桃花在严寒中仍能开放,散发出温暖的光辉。接着,“韵过海棠春带露”和“红羞篱菊晚经霜”两句,通过对比鲜艳的桃花与微小的海棠,以及被霜打湿的菊花,强调了桃花的美丽与独特。
“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表达了诗人对于桃树生命力度的赞叹,它如同仙果一般结出千年的果实,即便在深秋十月依然开放着迷人的花朵。最后,“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则是对桃花美丽的一种呈现,即使只是随手折取一枝,也能显得格外艳丽,而后堂的杨柳在春风中轻盈起舞,好似穿着缥缈的衣衫。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力度的无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