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庆生次子》
《自庆生次子》全文
宋 / 王大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屈指春归三月馀,葱葱佳气应充闾。

人言再入长庚梦,我喜新添万卷书。

栗爱从渠自年少,兰芬看尔长庭除。

吾家积善由来久,当继公侯衮衮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ìngshēng
sòng / wángliè

zhǐchūnguīsānyuècōngcōngjiāyìngchōng

rényánzàichánggēngmèngxīntiānwànjuànshū

zhòngàicóngniánshǎolánfēnkàněrchángtíngchú

jiāshànyóuláijiǔdānggōnghóugǔngǔn

翻译
屈指算来春天已过去三个月多,满眼葱郁的景象应当充满乡间。
人们说再次梦见长庚星,我欣喜的是新添了许多书籍。
我欣然接受年轻时的热爱,就像那栗树般自然,期待你如兰花般芬芳在家中庭院。
我家积聚的善行由来已久,定会延续公侯家族的荣光。
注释
屈指:计算。
春归:春天离去。
葱葱:茂盛的样子。
佳气:吉祥之气。
充闾:充满乡间。
再入:再次进入。
长庚梦:古人认为长庚星象征长寿和吉祥。
新添:增加。
万卷书:很多书。
栗爱:对栗树的喜爱。
渠:代词,指代前面的‘我’。
自年少:从年轻时起。
兰芬:兰花的香气。
庭除:庭院。
积善:长期积累的善行。
由来久:时间长久。
公侯:古代贵族的爵位。
衮衮馀:连续不断,形容荣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温暖场景,充满了对新生命和文化积累的喜悦。诗人通过“屈指春归三月馀”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时间的流逝,以及新的开始。“葱葱佳气应充闾”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家人的兴旺气息和幸福感。

接下来的两句“人言再入长庚梦,我喜新添万卷书”,诗人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追求,尽管外界可能有不同的评价,但他本人更为自己不断积累知识而感到高兴。这里的“长庚梦”可能指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或理想,而“万卷书”的增加则是诗人个人的喜悦所在。

第三句“栗爱从渠自年少”,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成长的关注和欣赏。“兰芬看尔长庭除”则可能是在描绘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或许是诗人希望子女能在宽敞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最后两句“吾家积善由来久,当继公侯衮衮馀”,表达了对家族美好传统和未来希望的展望。这里的“积善”指的是家族多年累积的德行,而“当继公侯衮衮馀”则是对后代能够承续这一传统,甚至可能达到更高荣誉地位的一种期待或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个人成就、家庭和家族传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王大烈
朝代:宋

王大烈(生卒年不详),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嘉定四年(1221)进士。所存诗词多为贺人生子而作。《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二九五八录其诗十首。事迹见《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三。
猜你喜欢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为韵赋小诗十章·其十

残雪不蔽瓦,断溜收寒声。

晨威凄以严,云日丽新晴。

凌风振丛薄,枯卉不复荣。

年光属归敛,惨淡有馀情。

(0)

与宜兴吴祖贻夜话有作就简李宗渊杭道卿吴克学

有客扁舟自阳羡,夜堂风雨对高眠。

不辞谈笑成佳会,祗觉淹留有宿缘。

别后交游如梦里,意中山水落樽前。

青灯酒醒还生恋,明日烟波更渺然。

(0)

寄陆安甫

吾友陆士龙,瑰姿照瑶璧。

谁令厄世网,老大媚泉石。

海滨郁相望,无由慰乖隔。

萧然点笔馀,千里盈一尺。

飞泉落寒空,细路缘绝壁。

如闻犬吠声,不见人行迹。

白云缥缈际,应有神仙宅。

阆风吹瑶华,知君有遐适。

顾君庙廊器,岂久在山泽。

(0)

裕州命下怅忆故山有作

吾家村巷枕丹溪,野色平开万木齐。

昼卧云林啼虎豹,春随烟艇散凫鹥。

符从天上新分竹,杖忆山中旧策藜。

早晚便应投劾去,鹪鹩元慕一枝栖。

(0)

自三台河泛舟至凤岩

尝蓄水云兴,兹乘风日和。

缆牵仍击汰,棹辍且随波。

窃慕太公钓,犹钦孺子歌。

野风散兰杜,潭影翳藤萝。

曲岸行逾近,支流入转多。

虫鱼冲艇跃,鹅鹳狎人过。

渐觉傍洲退,回看远岫罗。

诡容缘爽出,逸思向空摩。

严子濑若此,秦人源匪他。

再来津恐失,归路奈愁何。

(0)

八月十五夜对月独坐

月当三五满,绝胜是今宵。

夹露兰光湿,含风桂影飘。

谢客怀空结,西园谁见招。

徘徊星汉侧,吟咏亦逍遥。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