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惟喜线收多,不道无如白发何。
我欲乘春寻钓伴,黄湾晴处弄沧波。
闺中惟喜线收多,不道无如白发何。
我欲乘春寻钓伴,黄湾晴处弄沧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冬至日的内心情感与行动选择。首句“闺中惟喜线收多”,女子在家中或许正忙碌于编织或缝制衣物,对收获的成果感到喜悦,体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与日常活动。然而,随着“不道无如白发何”的转折,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让女子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青春不再。
接下来,“我欲乘春寻钓伴,黄湾晴处弄沧波”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他打算趁着春光明媚之时,寻找钓鱼的伙伴,一同在黄湾晴朗的水域中享受垂钓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游,更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对宁静与自由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哲思。
南省新升弟子员,诏来郡国亦详延。
百年涵养期为用,一日选抡非所先。
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
故知同役皆亲友,莫忘书来慰目前。
武陵曾远客,主簿作南征。
缅想经行地,犹含赋咏情。
故人如见问,白发欲千茎。
却记相逢日,回头岁月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