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玄扃列古松,高冈若斧已成封。
凭枝挂剑非无札,载笔争铭尚有邕。
梦去终教魂化蝶,泉中应比尔为龙。
天怜伯道遗犹子,寒食馀钱岁自供。
寂寂玄扃列古松,高冈若斧已成封。
凭枝挂剑非无札,载笔争铭尚有邕。
梦去终教魂化蝶,泉中应比尔为龙。
天怜伯道遗犹子,寒食馀钱岁自供。
此诗《谒孝廉陈公绚墓》由明代诗人卢尧典所作,通过描绘墓地的环境与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寂寂玄扃列古松,高冈若斧已成封”以“寂寂”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肃穆的氛围,玄扃象征墓门,古松则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高冈如斧,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地形,封字则暗示了墓地的庄严与封闭。
颔联“凭枝挂剑非无札,载笔争铭尚有邕”运用了典故,挂剑与争铭分别指代了古代士人对逝者的纪念方式,札与邕则是具体化的表现形式,这里通过“非无札”和“尚有邕”的表述,强调了后人对先人的追思与纪念。
颈联“梦去终教魂化蝶,泉中应比尔为龙”运用了庄周梦蝶与龙的神话元素,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想象与寄托,梦去魂化蝶寓意着灵魂在梦境中的自由与超脱,而泉中比龙则暗示了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中的地位与尊严。
尾联“天怜伯道遗犹子,寒食馀钱岁自供”点明了对逝者遗孤的关怀与照顾,天怜二字体现了对逝者及其后代命运的同情与关注,寒食余钱岁自供则展现了后人为纪念先人而持续不断的努力与奉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对逝者追思的表达以及对后人责任的强调,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深远的思考,是悼念先人、传承美德的佳作。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
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
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
何须曲老,浩荡心常醉。
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
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
未识丹青意,凭栏试解嘲。
烟云朝起陆,汀渚暮生潮。
山卓数枝笔,天横一幅绡。
霞收红晕浅,溪褪绿痕消。
个里风烟冷,于中景物饶。
飞黄凌翠阁,寒碧瞰红桥。
酒尽香凝瓮,诗成锦掣标。
朱衣扶客醉,翠袖殢人娇。
屏帐接千里,画图连九霄。
长风来水尾,斜日转山腰。
赤脚支筇稳,苍头控马骄。
老臣今已矣,儿女总金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