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南梁山,下瞰岷江流。
大江天险限南北,兹作巨镇当上游。
熊蹲狮伏势绝陡,急洑盘涡此间走。
初疑鳌窟忽掀翻,倒插双螺碍星斗。
梁山博望二而一,导江忽劈巨灵手。
两崖屹立成千秋,却笑龙门只培塿。
嵌空怪石何嵷巃,万丈起自蛟龙宫。
阴厓破碎浪花蹴,绝顶的皪霞光烘。
浔阳九派浩东去,径须一束缓其怒。
从此滔滔入海流,此是江山不平处。
江山锁钥当吴头,上流有事兹咽喉。
谁知设险固无益,兴亡过眼谁能留。
寄奴宫殿今何在,王浚楼船万古愁。
我登南梁山,下瞰岷江流。
大江天险限南北,兹作巨镇当上游。
熊蹲狮伏势绝陡,急洑盘涡此间走。
初疑鳌窟忽掀翻,倒插双螺碍星斗。
梁山博望二而一,导江忽劈巨灵手。
两崖屹立成千秋,却笑龙门只培塿。
嵌空怪石何嵷巃,万丈起自蛟龙宫。
阴厓破碎浪花蹴,绝顶的皪霞光烘。
浔阳九派浩东去,径须一束缓其怒。
从此滔滔入海流,此是江山不平处。
江山锁钥当吴头,上流有事兹咽喉。
谁知设险固无益,兴亡过眼谁能留。
寄奴宫殿今何在,王浚楼船万古愁。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和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诗人黄景仁以生动的语言,将天门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巧妙结合,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思。
首句“我登南梁山,下瞰岷江流”,开篇即以登山者的视角,俯瞰岷江,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接着,“大江天险限南北,兹作巨镇当上游”两句,点明了天门山作为长江天险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地理位置上的战略价值。
“熊蹲狮伏势绝陡,急洑盘涡此间走”描绘了天门山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通过比喻熊和狮子来形象地表现山势的雄伟,同时“急洑盘涡”则展现了水流的复杂和动态美。
“初疑鳌窟忽掀翻,倒插双螺碍星斗”进一步渲染了山势的奇特和壮观,仿佛是海底世界的倒映,充满了神秘和想象。
“梁山博望二而一,导江忽劈巨灵手”将天门山与古代地理事件联系起来,暗示了它在历史上曾扮演的关键角色,如引导长江水道的开辟。
“两崖屹立成千秋,却笑龙门只培塿”通过对比龙门山的小与天门山的大,强调了天门山的雄伟和永恒。
“嵌空怪石何嵷巃,万丈起自蛟龙宫”描述了山中奇石的形态,仿佛是蛟龙的宫殿,增添了神话色彩。
“阴厓破碎浪花蹴,绝顶的皪霞光烘”描绘了山间瀑布和山顶霞光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浔阳九派浩东去,径须一束缓其怒”表达了对长江水势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从此滔滔入海流,此是江山不平处”总结了长江的最终流向,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不平等现象的反思。
“江山锁钥当吴头,上流有事兹咽喉”再次强调了天门山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将其比作锁钥和咽喉。
“谁知设险固无益,兴亡过眼谁能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指出尽管设防坚固,但最终无法阻止历史的变迁。
“寄奴宫殿今何在,王浚楼船万古愁”以历史人物刘裕(小名寄奴)和王浚的典故,引出对过去辉煌与现在消逝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天门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生动,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