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地无纤翳,洁庵无点尘。
琼蟾圆皎皎,光透九天明。
灵地无纤翳,洁庵无点尘。
琼蟾圆皎皎,光透九天明。
这首诗描绘了程洁庵环境的清幽与高洁,通过“灵地”、“洁庵”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纯净脱俗的氛围。诗人以“无纤翳”、“无点尘”来强调环境的洁净,进一步烘托出程洁庵的超凡脱俗之感。
接着,“琼蟾圆皎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月比作琼玉制成的圆盘,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程洁庵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而“光透九天明”则进一步强化了月光的穿透力和明亮度,仿佛能照亮整个天空,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程洁庵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月光的生动刻画,表达了对清幽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虞帝箫韶迹已空,九成台下水流东。
张公鉴在千秋外,安道名高四谏中。
尚有遗文垂故里,足知仁政善移风。
干戈定后残编少,深赖维衰继绝功。
秋来盛暑侵衰质,两腋疡生不能笔。
承君惠我以瑶华,欲报之章常不卒。
君来何所大江南,鄱阳春浪飞轻帆。
君今何去洞庭北,楚天霜落多黄柑。
黄柑尚青菊初发,赵尉城边好良月。
抗手相辞欲有言,北来雁字何飘忽。
君才颜谢远不如,百篇顷刻能疾书。
飘若轻云涌溪谷,朗如初日开芙蕖。
盛年一第非难得,濩落东南作闲客。
杯酒唯寻寂莫人,游踪每有烟霞癖。
潇湘江汉骚些馀,蕲黄大泽多陈迹,问君此别当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