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蜚遁篇》
《蜚遁篇》全文
明 / 林隽胄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白日皖晚不见人,岛龟安藏龙戢鳞。

有客湔衣江海垠,还来取适黄羲身。

遂使岩薄万古尘,此兴不随沧桑泯。

大文既舒烂以陈,中有奇光可结邻。

白石之粲水粼粼,宛其无数流花湮。

渔父棹卷恍知津,怅望江秋生江春。

犹令人者传避汉,莫往莫来谁为真。

日月自此揽青磷,道心文心两逡巡。

噫嘻,道心文心两逡巡。

(0)
鉴赏

这首诗《蜚遁篇》由明代诗人林隽胄所作,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遁世归隐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白日皖晚不见人”,描绘了傍晚时分,万物归静,人迹罕至的宁静场景。接着,“岛龟安藏龙戢鳞”通过龟与龙的隐喻,暗示了深藏不露、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随后,“有客湔衣江海垠,还来取适黄羲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遂使岩薄万古尘,此兴不随沧桑泯”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的永恒价值,即使时间流逝,世事变迁,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也不会消逝。接下来,“大文既舒烂以陈,中有奇光可结邻”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如同璀璨的光芒,吸引着志同道合之人。

“白石之粲水粼粼,宛其无数流花湮”通过白石与流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而“渔父棹卷恍知津,怅望江秋生江春”则借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理解,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犹令人者传避汉,莫往莫来谁为真”表达了诗人对于逃避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生活中,究竟何为真实?“日月自此揽青磷,道心文心两逡巡”则总结了诗人的思考,即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应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林隽胄
朝代:明

林隽胄,字介文,一字时山。普宁人。铭球子。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四四)贡生,官职方主事。清初以原官起用,不就。著有《时山集》、《西溪草堂诗集》。事见清光绪《普宁县志稿》。
猜你喜欢

题刁光胤画册.雪松图

梦中衣褐定何祥,明视由来世泽长。

谁拟前身是韩子,为他毛颖著文章。

(0)

别朱冷官

客中奔走易蹉跎,学馆痴留月又过。

橙蟹醉斟知己重,莼鲈乡话忆人多。

吴陵今夜三更月,霅水明朝一棹歌。

船在白蘋亭下过,有无传语晒渔蓑。

(0)

对菊

少有惺惺得到头,此心何苦懒方收。

五湖烟雨常如昔,一稔功名自不由。

世事莫将真个看,客程难作旧时留。

人间岂少渊明□,见著黄花便合羞。

(0)

湖山

一水抱天回,千岩互相映。

寒湖齧沙痕,狂峰贯霞景。

持此写琴心,宁无子期听。

(0)

拟王右丞瓜园

荷锄往瓜田,烟蔓纷广畴。

植杖未及憩,有客眷林丘。

驺哄罗户前,冠盖荫道周。

进客北堂上,藉以氍毹柔。

持杯再三跪,酌我清白酬。

时时高兴酣,矫首望神州。

长衢贯广陌,反宇注飞楼。

惠风林间翔,早晖花上浮。

新叶向蒙密,鷇雏已啁啾。

时哉物可玩,况复忘吾忧。

故人心傥尔,驾言时见求。

(0)

柳佐乾德尉

涂会森璋罢,唐铨结绶初。

家声兰倚玉,祖德鹳衔鱼。

周粟思馨膳,京尘惜弊裾。

垂腰青采绶,薰帙翠芸书。

鹤怨空山帐,鸡栖外舍车。

日期优政洽,公启达储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