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石径入林端,未到黄茅力已殚。
鸟啄亦愁泥滑滑,雨声如竞雪漫漫。
剡溪兴尽真须返,蜀道歌成未是难。
烟火望中知不远,主人邀宿有馀欢。
迢迢石径入林端,未到黄茅力已殚。
鸟啄亦愁泥滑滑,雨声如竞雪漫漫。
剡溪兴尽真须返,蜀道歌成未是难。
烟火望中知不远,主人邀宿有馀欢。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大雨雪过黄茅山吴知州克宽邀宿》描绘了诗人行经黄茅山时的情景。首句"迢迢石径入林端",以"迢迢"形容石径蜿蜒深入森林,展现出山路的遥远和崎岖。接着的"未到黄茅力已殚",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
"鸟啄亦愁泥滑滑,雨声如竞雪漫漫",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雨雪交加,道路湿滑,连鸟儿都因泥泞而担忧,雨声嘈杂如同大雪纷飞的场景。诗人的情绪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起伏,从艰辛转为欣赏自然的壮丽。
"剡溪兴尽真须返,蜀道歌成未是难",诗人感慨在剡溪游玩的兴致虽浓,但更难的是蜀道的艰险,然而此刻的困境似乎并未消减他的豪情,反而激发了他的歌兴。
最后两句"烟火望中知不远,主人邀宿有馀欢",以烟火的亮光预示着目的地不远,主人的热情邀请更增添了旅途的温暖与期待,透露出诗人对即将来临的休憩的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旅中的艰辛与美景,以及人情的温馨,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生活的热爱。
乐天尝日浔阳渚,舟中曾遇商人妇。
坐间因感琵琶声,为托微词写深诉。
因重佳人难再得,故言何必曾相识。
今日相逢相识人,青衫拭泪应无极。
我因从官临川去,豫章城下风帆驻。
续有翩翩画舸来,斜阳共系垂杨树。
绿窗相近未多时,红帘半动闻私语。
认得舟中是故人,从人来自韶阳路。
柔情脉脉不得通,馀香冉冉时闻度。
借问舟中是谁氏,长自庐江佳丽地。
苏姓从来字小卿,桃叶桃根皆姊妹。
十岁清歌已遏云,十一朱颜妒桃李。
十二能描新月眉,十三解绾乌云髻。
乱花溪上偶相逢,一托深心许为婿。
翠鬟曾剪系平生,暗断金钗为盟誓。
无何官难两相忘,因兹流落来天际。
扬州一梦今何处,风月心情向谁诉。
算来争似不相逢,空感当时无限事。
昔日风光曾作主,今日风光如蓦路。
肠断江头夜不眠,风帆明日东西去。
《豫章逢故人歌》【宋·双渐】乐天尝日浔阳渚,舟中曾遇商人妇。坐间因感琵琶声,为托微词写深诉。因重佳人难再得,故言何必曾相识。今日相逢相识人,青衫拭泪应无极。我因从官临川去,豫章城下风帆驻。续有翩翩画舸来,斜阳共系垂杨树。绿窗相近未多时,红帘半动闻私语。认得舟中是故人,从人来自韶阳路。柔情脉脉不得通,馀香冉冉时闻度。借问舟中是谁氏,长自庐江佳丽地。苏姓从来字小卿,桃叶桃根皆姊妹。十岁清歌已遏云,十一朱颜妒桃李。十二能描新月眉,十三解绾乌云髻。乱花溪上偶相逢,一托深心许为婿。翠鬟曾剪系平生,暗断金钗为盟誓。无何官难两相忘,因兹流落来天际。扬州一梦今何处,风月心情向谁诉。算来争似不相逢,空感当时无限事。昔日风光曾作主,今日风光如蓦路。肠断江头夜不眠,风帆明日东西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Awh9wc.html
对庭芜黯淡,院柳萧疏,还又深秋。
正一星镫暗,更一声雁过,一点萤流。
合成一片离思,都在小红楼。
想扑地阴云,人愁不尽,替与天愁。
酸风未应□,雨簌簌潇潇,欲下还收。
忆绣帏贪睡,任花梢晨影,移上帘钩。
被池半卷红浪,衣冷复熏篝。
怎忘得江南,风流庾信空白头。